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选题背景 | 第8页 |
2、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二)本课题的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延安精神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 | 第10-11页 |
2、延安精神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途径研究 | 第11页 |
(三)文本逻辑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文本逻辑框架 | 第11页 |
2、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页 |
一、延安精神的内涵与作用 | 第12-17页 |
(一)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 | 第12-15页 |
1、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第12-13页 |
2、求真务实的实事求是精神 | 第13页 |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 第13-14页 |
4、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 第14-15页 |
(二)延安精神的重要作用 | 第15-17页 |
1、延安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 | 第15页 |
2、延安精神是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精神支柱 | 第15-16页 |
3、延安精神是改革开放、实现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 第16页 |
4、延安精神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 第16-17页 |
二、延安精神运用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原因分析 | 第17-21页 |
(一)延安精神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 第17-19页 |
1、延安精神是民族性和开放性的统一 | 第17-18页 |
2、延安精神是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 第18页 |
3、延安精神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 | 第18-19页 |
(二)传承延安精神是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与担当重任的需要 | 第19-21页 |
1、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与思想状况 | 第19页 |
2、当代青少年容易受多元思想与低俗文化的不良影响 | 第19-20页 |
3、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存在“最近发展区” | 第20-21页 |
三、延安精神对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 | 第21-24页 |
(一)有助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第21-23页 |
(二)有助于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 第23页 |
(三)有助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第23页 |
(四)有助于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独特品质 | 第23-24页 |
四、运用延安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 第24-35页 |
(一)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夯实奠基作用 | 第25-27页 |
1、树立现代家庭教育理念 | 第25-26页 |
2、加强父母教育,提高家长的思想政治素质 | 第26-27页 |
3、掌握科学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第27页 |
(二)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创设认知情景 | 第27-32页 |
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延安精神教育的主阵地 | 第28-30页 |
2、各学科渗透是延安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 | 第30页 |
3、提高教师素质,发挥表率作用 | 第30页 |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 | 第30-31页 |
5、充分发挥青少年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 | 第31-32页 |
(三)以社会教育为依托,形成整体合力 | 第32-35页 |
1、利用革命纪念地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第32-33页 |
2、用理想信念指导青少年同伴关系和时尚流行心理 | 第33-34页 |
3、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载体,形成整体合力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注释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