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品牌塑造过程中的失信行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2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一、对品牌塑造的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二、对失信行为的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一、国内研究 | 第15-19页 |
二、国外研究 | 第19-21页 |
三、研究评述 | 第21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民办学校品牌塑造的现有路径 | 第22-28页 |
第一节 以教育质量求生存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以学校特色求发展 | 第23-25页 |
第三节 以全面服务求认同 | 第25-27页 |
第四节 以创新模式拓空间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民办学校品牌塑造过程中的失信行为 | 第28-33页 |
第一节 基于虚假宣传的失信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基于夸大事实的失信 | 第30-31页 |
第三节 基于替换行为的失信 | 第31-32页 |
第四节 基于空头承诺的失信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民办学校品牌塑造失信行为的原因分析 | 第33-40页 |
第一节 民办学校自身性质认识不清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民办学校生存压力大 | 第34-36页 |
第三节 民办学校诚信体系的缺位 | 第36-38页 |
第四节 民办学校失信行为的低成本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民办学校品牌塑造失信行为的治理对策 | 第40-50页 |
第一节 遏止恶意获得的不当得利 | 第40页 |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诚信体系 | 第40-43页 |
第三节 提高失信成本 | 第43-44页 |
第四节 优化学校环境 | 第44-47页 |
第五节 完善政府资助体系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