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5页 |
1.1.1 化学理论知识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 第9页 |
1.1.2 复习课在化学理论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 第9页 |
1.1.3 现阶段高一化学理论知识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 第9-12页 |
1.1.4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5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5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5-17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2.1.1 中学化学理论知识 | 第17页 |
2.1.2 复习 | 第17页 |
2.1.3 复习课的特点 | 第17-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页 |
2.2.2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第19-21页 |
3 高一化学理论知识体系建构 | 第21-27页 |
3.1 课程标准对高一化学理论知识的要求 | 第21-22页 |
3.2 高一化学理论知识体系内容分析 | 第22-24页 |
3.3 高一化学理论知识特点分析 | 第24-27页 |
3.3.1 概括性与抽象性 | 第24页 |
3.3.2 逻辑性与哲学性 | 第24-26页 |
3.3.3 指导性与基础性 | 第26-27页 |
4 高一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分析 | 第27-28页 |
4.1 认知方面 | 第27页 |
4.2 非认知方面 | 第27-28页 |
5 高一化学理论知识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 第28-37页 |
5.1 化学理论知识复习课的教学原则 | 第28-29页 |
5.1.1 重视内容的优化选择,使教学针对化 | 第28页 |
5.1.2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习主动化 | 第28页 |
5.1.3 注重知识的归纳整合,使表征结构化 | 第28-29页 |
5.1.4 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发展全面化 | 第29页 |
5.2 化学理论知识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 第29-37页 |
5.2.1 抓准课标,析透学情,精选内容 | 第29-31页 |
5.2.2 创“真”情境,引强共鸣,增强参与 | 第31-32页 |
5.2.3 设问题组,促动中学,知能并重 | 第32-34页 |
5.2.4 树化学观,连知识网,整体建构 | 第34-37页 |
6 高一化学理论知识复习课教学的实证研究 | 第37-65页 |
6.1 研究的目的 | 第37页 |
6.2 研究的内容 | 第37页 |
6.3 研究方案设计 | 第37-39页 |
6.3.1 研究对象 | 第37-38页 |
6.3.2 研究变量设计 | 第38页 |
6.3.3 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6.3.4 研究的程序 | 第39页 |
6.4 教学案例 | 第39-52页 |
6.4.1 案例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单元复习 | 第39-46页 |
6.4.2 案例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单元复习 | 第46-52页 |
6.5 研究结果统计 | 第52-63页 |
6.5.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 第52-55页 |
6.5.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 第55-58页 |
6.5.3 实验前后实验班访谈结果比较 | 第58-62页 |
6.5.4 实验班与对照班化学成绩结果比较 | 第62-63页 |
6.6 研究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6.6.1 化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分析 | 第63-64页 |
6.6.2 化学成绩分析 | 第64页 |
6.6.3 复习课主体参与分析 | 第64-65页 |
7 结论与反思 | 第65-66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5页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5-66页 |
注释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 1 | 第69-70页 |
附录 2 | 第70-72页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