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对绩效评价股权激励效果--以顺络电子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9-10页 |
第三节 本文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第一节 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 | 第11-14页 |
一、无关论 | 第11-12页 |
二、有关论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公司业绩评价方法 | 第14-17页 |
一、绝对绩效评价 | 第14-15页 |
二、相对绩效评价 | 第15-17页 |
第三节 文献回顾述评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页 |
第二节 激励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0页 |
第四节 标杆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第五节 战略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第四章 顺络电子股权激励实施概述 | 第22-27页 |
第一节 顺络电子股权激励实施背景 | 第22-23页 |
第二节 顺络电子股权激励方案要点 | 第23-25页 |
第三节 顺络电子股权激励实施进展 | 第25-27页 |
第五章 顺络电子的股权激励效果分析 | 第27-45页 |
第一节 股权激励效果的评价方法 | 第27-31页 |
一、建立相对绩效评价模型 | 第28-31页 |
二、股权激励效果评价方法总结 | 第31页 |
第二节 顺络电子的股权激励绩效分析 | 第31-45页 |
一、综合经营业绩分析 | 第31-38页 |
二、投资效率分析 | 第38-39页 |
三、资本市场表现分析 | 第39-41页 |
四、创新绩效分析 | 第41-45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45页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第45-47页 |
一、本文不足 | 第45-46页 |
二、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