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初中生未来取向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过程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2页
第一章 问题提出第12-14页
   ·选题缘由第12-13页
     ·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迫切需求第12页
     ·初中生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第12页
     ·初中生未来取向的作用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理论意义第13页
     ·实践意义第13-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4-23页
   ·未来取向第14-17页
     ·未来取向的界定第14页
     ·未来取向的结构第14-15页
     ·未来取向的理论模型第15-17页
       ·认知—动机—情绪理论第15页
       ·动机—规划—评价理论第15-16页
       ·认知—动机—行为理论第16页
       ·认知—情感—意志行动模型第16-17页
     ·未来取向的相关研究第17页
   ·学业态度第17-19页
     ·学业态度的概念第17页
     ·学业态度的结构第17-18页
     ·学业态度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学业求助行为第19-21页
     ·学业求助行为的内涵第19页
     ·学业求助行为的结构第19-21页
       ·学业求助行为的特征第19-20页
       ·学业求助行为的类型第20-21页
     ·学业求助行为的相关研究第21页
   ·小结第21-23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第23-28页
   ·研究目的第23页
   ·访谈研究第23-24页
     ·访谈内容第23页
     ·访谈时间与方式第23页
     ·访谈过程第23-24页
     ·访谈结果第24页
     ·访谈内容评估结果第24页
   ·实证调查研究第24-28页
     ·取样第24页
     ·测量工具第24-26页
       ·未来取向的测量第24-25页
       ·学业态度的测量第25-26页
       ·学业求助行为的测量第26页
       ·学业成绩的评定第26页
     ·施测过程第26-27页
       ·培训主试第26-27页
       ·施测第27页
     ·数据处理第27-28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28-38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28页
   ·相关分析第28-29页
   ·未来取向、学业态度、学业求助行为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第29-30页
   ·中介作用分析第30-33页
     ·学业态度在初中生未来取向和学业成绩的中介作用第30-31页
     ·学业求助行为在未来取向和学业成绩的中介作用第31-33页
   ·未来取向对学业成绩影响的路径分析第33页
   ·初中生未来取向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分析第33-38页
     ·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成长环境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33-35页
     ·在年级和家庭月收入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35-38页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第38-45页
   ·未来取向、学业态度、学业求助行为、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第38-41页
     ·未来取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分析第38页
     ·学业态度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分析第38-39页
     ·学业求助行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分析第39-40页
     ·未来取向与学业态度的关系分析第40页
     ·未来取向与学业求助行为的关系分析第40页
     ·学业态度与学业求助行为的关系分析第40-41页
   ·学业态度在未来取向与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第41-42页
   ·学业求助行为在未来取向与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第42页
   ·未来取向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第42-45页
     ·初中生未来取向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第42-43页
     ·初中生未来情感在成长环境上的差异分析第43页
     ·初中生未来认知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43页
     ·初中生未来认知在家庭月收入上的差异分析第43-45页
第六章 教育启示与对策第45-54页
   ·培养乐观品质第45-47页
     ·从家庭角度培养乐观品质第45-46页
       ·重视低乐观水平的初中生第45页
       ·营造乐观的家庭氛围第45-46页
     ·从教师角度培养乐观品质第46页
       ·重视高乐观水平学生的影响和带动作用第46页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课的作用第46页
     ·从个人角度培养乐观品质第46-47页
       ·积极暗示自我,勇敢面对挫折第46-47页
       ·树立正确归因,乐观面对成败第47页
   ·提高学习计划性和执行性能力第47-49页
     ·提高计划性能力第47-48页
       ·自觉重视计划第47页
       ·切实制定计划第47-48页
       ·适时调整计划第48页
     ·提高执行性能力第48-49页
       ·注重自我管理第48页
       ·确保学习时间第48页
       ·专心致志学习第48-49页
       ·勇于付诸行动第49页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树立正确学业态度第49-50页
     ·增强学生自信心第49页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第49-50页
     ·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第50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50页
   ·选择正确学业求助行为方式第50-54页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学业求助第51-52页
       ·端正教学态度,学习新课改精神第51页
       ·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第51页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求助意识第51页
       ·进行学业求助行为的直接教学第51-52页
     ·学生自身提高认识、主动调控第52-54页
       ·正确认识学业求助行为第52页
       ·自我调控学业求助行为第52页
       ·正确对待网络求助行为第52-5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创新点第54页
   ·研究结论第54-55页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 1. 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第61-63页
附录 2. 学业态度量表第63-65页
附录 3. 学业求助量表第65-67页
附录 4.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国语文教育的学术史初探
下一篇:基于积极老龄化理论的城市老年人学习需求及其教育政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