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中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个案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论第10-22页
 一、 问题提出第10-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3页
  (一) 理论意义第12页
  (二) 实践意义第12-13页
 三、 文献综述第13-18页
  (一) 概念界定第13-14页
  (二) 国内研究第14-17页
  (三) 国外研究第17-18页
 四、 研究过程与方法第18-22页
  (一) 个案的选取第18-20页
  (二) 方法的应用第20-22页
第一章 平原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历史变迁第22-29页
 一、 恢复与整顿时期(1978—1985 年)第22-24页
 二、 调整与优化时期(1986—1996 年)第24-26页
 三、 撤点并校高潮期(1997—2007 年)第26-27页
 四、 稳步建设和发展期(2008 年—至今)第27-29页
第二章 平原县小学布局调整第29-35页
 一、 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第29-31页
  (一) 政策之下,难以续存第29-30页
  (二) 经费不足,步履维艰第30页
  (三) 村落消失,学校减少第30-31页
 二、 布局调整后县域小学存在的问题第31-35页
  (一) 教学点资源匮乏,教育发展受限制第31-32页
  (二) 盲目追求优质教育,乡镇小学受冷落第32-35页
第三章 平原县初中学校布局调整第35-42页
 一、 “初中进城”的原因第35-36页
  (一) 学生流失严重,初中生源不足第35页
  (二) 教师流失严重,教学质量低下第35-36页
  (三) 民办学校衰落,教育资源闲置第36页
 二、 “初中进城”的成效与问题第36-42页
  (一) “初中进城”的成效第37-39页
  (二) “初中进城”的问题第39-42页
第四章 县域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反思与建议第42-48页
 一、 实行倾斜政策,提高教学点办学水平第42页
 二、 发挥资源集中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42-43页
 三、 注意教育的连续性,发展教育的均衡性第43-44页
 四、 优化经费投入比例,落实教育公平政策第44-45页
 五、 科学考察和借鉴,实施因地制宜的调整政策第45-46页
 六、 克服教育目的功利化,延续乡村文化和文明第46-48页
注释第48-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附录第56-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国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戏剧文学作品选文研究
下一篇:中学生物学人体循环系统卫生健康教育内容及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