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人体循环系统卫生健康教育内容及其教学设计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9-19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5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二)研究历史及现状分析 | 第10-14页 |
| 1.国内研究历史及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 2.国外研究历史及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 (一)人体循环系统 | 第15页 |
| (二)卫生健康教育 | 第15-16页 |
|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 (一)生命教育理论 | 第16页 |
| (二)新课程教学理念 | 第16-17页 |
| (三)和谐教育 | 第17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 | 第19-41页 |
| 一、教学内容方面 | 第19-24页 |
| (一)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 第19-20页 |
| (二)教材原有的内容 | 第20页 |
| (三)补充及改进内容 | 第20-21页 |
| (四)教学内容的整合 | 第21-24页 |
| 二、教学设计方面 | 第24-41页 |
| (一)常用的教学方法 | 第24-29页 |
| (二)优秀教学片段及分析 | 第29-30页 |
| 1.生命教育—宽容的惩罚 | 第29-30页 |
| 2.和谐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倡导的健康教育 | 第30页 |
| (三)教学设计案例 | 第30-38页 |
| 1.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 第30-36页 |
| 2.课外教学设计案例 | 第36-38页 |
| (四)教学效果评价 | 第38-41页 |
| 1.评价目的 | 第38-39页 |
| 2.评价类型 | 第39页 |
| 3.评价方法 | 第39-41页 |
| 第三部分 相关调查研究 | 第41-46页 |
| 一、调查研究对象 | 第41页 |
| 二、调查研究内容 | 第41页 |
| (一)态度及知行调查 | 第41页 |
| (二)教学内容及方式调查 | 第41页 |
| 三、调查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41-45页 |
| (一)调查问卷回收结果 | 第41-42页 |
| (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42-45页 |
| 1.态度及知行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42-44页 |
| 2.教学内容及方式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44-45页 |
| 四、调查研究的不足 | 第45-46页 |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46-48页 |
| 一、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 二、研究不足与反思 | 第47-48页 |
| 注释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 附录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