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的教学自由及其限度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 (二)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9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一)国外有关教学自由的研究 | 第9-10页 |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一)文献资料法 | 第11页 |
| (二)比较分析法 | 第11-12页 |
| 四、本文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大学的教学自由思想的历史渊源 | 第13-16页 |
| 一、自由思想的发展历史 | 第13-14页 |
| (一)我国古代自由思想的发展 | 第13页 |
| (二)西方自由思想的发展 | 第13-14页 |
| 二、教学自由的发展历史 | 第14-16页 |
| 第三章 自由和教学自由的内涵及价值 | 第16-27页 |
| 一、自由的内涵及价值 | 第16-18页 |
| (一)自由的内涵 | 第16-17页 |
| (二)自由的价值 | 第17-18页 |
| 二、教学自由的内涵和价值 | 第18-27页 |
| (一)教学的内涵 | 第18页 |
| (二)教学自由的内涵 | 第18-21页 |
| (三)教学自由的价值 | 第21-23页 |
| (四)教学自由的限度 | 第23-25页 |
| (五)教学自由限度的价值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影响大学教师教学自由的因素分析 | 第27-34页 |
| 一、影响教学自由的外部因素分析 | 第27-30页 |
| (一)国家教育政策对教师教学自由的影响 | 第27页 |
| (二)社会文化对教学自由的影响 | 第27-28页 |
| (三)法律制度对教学自由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四)学校教学制度对教学自由的影响 | 第29-30页 |
| (五)学生自由对教学自由的限度 | 第30页 |
| 二、影响教学自由的内部因素分析 | 第30-34页 |
| (一)教师自身能力水平对教学自由的影响 | 第30-31页 |
| (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态度影响教学自由 | 第31-32页 |
| (三)教学责任对教学自由的影响 | 第32-34页 |
| 第五章 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自由的措施 | 第34-43页 |
| 一、国家在教育政策上的调整措施 | 第34-35页 |
| (一)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 第34-35页 |
| (二)鼓励教师进行课程开发,促进教学创新 | 第35页 |
| 二、社会文化和法律方面对教学自由的提升 | 第35-37页 |
| (一)社会文化对教学自由的提升 | 第35-36页 |
| (二)在法律建设上保障教学自由 | 第36-37页 |
| 三、调整学校管理制度保障教学自由 | 第37-39页 |
| (一)倡导民主的教学管理制度 | 第37-38页 |
| (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和教师评价制度 | 第38-39页 |
| 四、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自由 | 第39页 |
| 五、教师加强自身素养提升教学自由 | 第39-43页 |
| (一)大学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 第39-40页 |
|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 第40-41页 |
| (三)端正教学态度和提升教师责任感 | 第41-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