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理论论文--线路振动论文

基于并行算法和有限元法的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第9-11页
     ·高速铁路的发展第9-10页
     ·车-线-桥耦合振动问题第10-11页
   ·研究现状第11-14页
     ·车-线-桥耦合振动模型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一致地震作用下的车-线-桥耦合振动研究现状第13-14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第14-16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4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4-16页
2 车-线-桥空间耦合振动模型与计算软件开发第16-43页
   ·车-线-桥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第16-36页
     ·车辆模型及其动力学方程第16-18页
     ·线路-桥梁模型及其动力学方程第18-22页
     ·轮轨关系模型第22-30页
     ·轨道不平顺第30-34页
     ·车-线-桥空间耦合振动模型数值求解方法第34-36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建模并与MATLAB联合计算第36页
   ·车-线-桥耦合振动问题并行计算策略第36-38页
     ·并行计算的必要性第36-37页
     ·车-线-桥耦合振动问题并行计算策略第37-38页
   ·基于上述理论所开发的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软件TRBF-DYNA第38-41页
     ·TRBF-DYNA的特点第38-39页
     ·TRBF-DYNA的功能第39页
     ·TRBF-DYNA的主要模块和流程图第39-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3 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软件TRBF-DYNA的验证第43-57页
   ·算例介绍第43-47页
     ·列车模型第43-45页
     ·线路模型第45-46页
     ·桥梁模型第46-47页
   ·算例计算结果对比第47-56页
     ·车辆动力响应计算结果对比第47-50页
     ·轨道-桥梁动力响应计算结果对比第50-56页
     ·对比结果分析与结论第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4 高速列车-无砟轨道-96m钢箱拱桥耦合振动分析第57-72页
   ·工程概况第57页
   ·轨道-桥梁有限元模型第57-58页
   ·地震激励输入方法第58页
   ·典型地震波第58-60页
   ·列车-无砟轨道-96m钢箱拱桥耦合振动桥梁跨中局部振动研究第60-63页
   ·地震作用下列车-无砟轨道-96m钢箱拱桥耦合振动分析第63-71页
     ·有无震作用下的耦合系统动力响应对比第63-66页
     ·不同类型地震波对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第66-69页
     ·不同强度地震波对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2-75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第72-73页
   ·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重载过坝滑道轨道过渡段特性研究
下一篇:铁路旅客运输产品生命周期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