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研究--以湖北省十所高校为例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 ·志愿服务的概念 | 第11-12页 | 
| ·动机的概念 | 第12-14页 | 
| ·志愿服务动机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 ·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 2 研究设计 | 第18-2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8-19页 | 
| ·成就动机理论 | 第19页 | 
| ·社会互助论 | 第19-20页 | 
| ·研究对象和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20页 | 
|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 ·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 ·问卷设计 | 第21-23页 | 
| ·样本特征 | 第23-25页 | 
| 3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 | 第25-29页 | 
|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 | 第25-27页 | 
| ·参与志愿服务的比例 | 第25页 | 
| ·参与志愿服务的途径 | 第25页 | 
| ·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 | 第25-26页 | 
| ·参与志愿服务的组织类型 | 第26-27页 | 
| ·志愿服务对象 | 第27页 | 
|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 | 第27-29页 | 
| ·不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 | 第27-28页 | 
| ·未参与过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意愿 | 第28-29页 | 
| 4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分析 | 第29-42页 | 
|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类型 | 第29-30页 | 
| ·不同特征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的差异性分析 | 第30-39页 | 
|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 | 第30-31页 | 
|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 | 第31页 | 
| ·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 | 第31-33页 | 
|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 | 第33页 | 
| ·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 | 第33-35页 | 
| ·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 | 第35-36页 | 
|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志愿服务动机 | 第36-37页 | 
| ·父母受教育背景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 | 第37页 | 
| ·学生干部经历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 | 第37-39页 | 
| ·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因素分析 | 第39-42页 | 
| ·成长经历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 | 第39页 | 
| ·报酬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 | 第39-40页 | 
| ·职业取向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 | 第40-41页 | 
|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 | 第41-42页 | 
|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2-46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对策建议 | 第43-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附录一 | 第49-53页 | 
| 附录二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