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创新行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2-2 实践价值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2-1 公司治理的内涵 | 第12页 |
§2-2 公司治理的理论依据 | 第12-13页 |
2-2-1 金融模式论 | 第12-13页 |
2-2-2 市场短视论 | 第13页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3页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3页 |
§2-3 企业创新内涵及特征 | 第13-14页 |
2-3-1 长期性 | 第13-14页 |
2-3-2 滞后性 | 第14页 |
2-3-3 不确定性 | 第14页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4-1 股权与创新关系 | 第14-15页 |
2-4-2 董事会与创新的关系 | 第15页 |
2-4-3 经营者与创新的关系 | 第15-16页 |
2-4-4 利益相关者与创新的关系 | 第1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公司治理及企业创新的现状分析 | 第17-27页 |
§3-1 发达国家公司治理模式对比 | 第17-19页 |
3-1-1 市场导向型的英美模式 | 第17页 |
3-1-2 银行导向型的日德模式 | 第17-18页 |
3-1-3 家族式的东南亚模式 | 第18-19页 |
§3-2 我国公司治理现状 | 第19-20页 |
3-2-1 股权结构单一 | 第19-20页 |
3-2-2 董事会功能弱化 | 第20页 |
3-2-3 激励机制不健全 | 第20页 |
§3-3 我国企业创新现状 | 第20-25页 |
3-3-1 创新单位数量 | 第20-21页 |
3-3-2 R&D经费支出 | 第21-22页 |
3-3-3 创新成果 | 第22-23页 |
3-3-4 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 第23页 |
3-3-5 创新单位结构分布 | 第23-24页 |
3-3-6 国际情况 | 第24-25页 |
§3-4 现阶段创新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3-4-1 对企业创新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 | 第25页 |
3-4-2 创新动力不足,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 第25页 |
3-4-3 创新缺乏配套机构和组织结构 | 第25-26页 |
3-4-4 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缓慢 | 第26-27页 |
第四章 治理结构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27-36页 |
§4-1 治理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路径 | 第27-29页 |
4-1-1 对创新资源的影响 | 第27-28页 |
4-1-2 对创新动力的影响 | 第28页 |
4-1-3 对创新策略的影响 | 第28-29页 |
§4-2 内部治理角色对创新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29-32页 |
4-2-0 股东 | 第29-30页 |
4-2-1 董事会 | 第30-31页 |
4-2-3 经营管理者 | 第31-32页 |
4-2-4 工人 | 第32页 |
§4-3 外部治理角色对创新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32-36页 |
4-3-1 供应商及客户 | 第32-33页 |
4-3-2 企业外部基本模型验证 | 第33-36页 |
第五章 相关实证分析 | 第36-42页 |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6页 |
§5-2 研究假设 | 第36-37页 |
5-2-1 股权集中度 | 第36页 |
5-2-2 董事会规模与结构 | 第36页 |
5-2-3 经营者的激励程度 | 第36-37页 |
5-2-4 企业员工教育程度 | 第37页 |
5-2-5 供应商及顾客集中度 | 第37页 |
§5-3 研究变量 | 第37-38页 |
5-3-1 因变量 | 第37页 |
5-3-2 自变量 | 第37-38页 |
§5-4 实证分析 | 第38-40页 |
5-4-1 相关模型构建 | 第38页 |
5-4-2 实证检验及分析 | 第38-40页 |
§5-5 实证总结 | 第40-42页 |
第六章 对策建议 | 第42-46页 |
§6-1 改善股权结构,实现规范化、多元化体制 | 第42页 |
§6-2 强化董事功能,实现有效决策监督体系 | 第42-43页 |
§6-3 加强经营者激励,提高对企业创新的认同度 | 第43-44页 |
§6-4 加大人才引进,实现员工激励 | 第44页 |
§6-5 实施多方参与,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 第44-4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