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的问题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关于教学策略的定义与分类 | 第12-16页 |
·教学策略的定义 | 第12-14页 |
·教学策略的分类 | 第14-16页 |
·国内语言教学界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 第16-17页 |
·国内英语教学界的研究成果 | 第16页 |
·对外汉语教学界的研究成果 | 第16-17页 |
·汉语教学界关于语法教学的研究 | 第17-18页 |
·3P教学法的研究 | 第18-20页 |
·3P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3P教学法的三个阶段及操作方式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流程 | 第22-24页 |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研究流程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文献法 | 第24页 |
·观察法 | 第24页 |
·对比分析法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课堂教学中教师语法教学策略运用情况考察 | 第25-49页 |
第一节 基本情况介绍 | 第25-27页 |
·案例的基本信息介绍 | 第25-26页 |
·三个教学环节教学策略运用情况的定量分析结果 | 第26-27页 |
·展示环节教学策略运用情况的定量分析结果 | 第26-27页 |
·操练环节教学策略运用情况的定量分析结果 | 第27页 |
·运用环节教学策略运用情况的定量分析结果 | 第27页 |
第二节 对展示环节的教学策略运用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 第27-37页 |
·直接教学策略 | 第28-32页 |
·使用情况简介 | 第28-30页 |
·分析 | 第30-32页 |
·间接教学策略 | 第32-35页 |
·使用情况简介 | 第32-35页 |
·分析 | 第35页 |
·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节 对操练环节的教学策略运用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 第37-45页 |
·教学方法 | 第37-43页 |
·使用情况简介 | 第37-39页 |
·分析 | 第39-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节 对运用环节的教学策略运用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 第45-49页 |
·直接教学策略 | 第45-46页 |
·使用情况简介 | 第45页 |
·分析 | 第45-46页 |
·间接教学策略 | 第46-47页 |
·使用情况简介 | 第46页 |
·分析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语法教学策略考察结果分析及语法教学总体情况分析 | 第49-63页 |
第一节 语法教学策略考察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语法教学策略的使用倾向 | 第49-50页 |
·教学策略运用情况的主要特点分析 | 第50-51页 |
·直接教学策略使用中的主要特点 | 第50页 |
·间接教学策略使用中的主要特点 | 第50-51页 |
·教学策略运用情况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51-52页 |
·直接教学策略使用中的主要问题 | 第51页 |
·间接教学策略使用中的主要问题 | 第51-52页 |
第二节 语法教学总体情况分析 | 第52-60页 |
·主要特点 | 第52-57页 |
·教学方法多样 | 第52-53页 |
·练习充分 | 第53-56页 |
·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 | 第56-57页 |
·主要问题 | 第57-60页 |
·讲解不够精炼 | 第57页 |
·交际性原则体现得不够充分 | 第57-59页 |
·反馈和纠错不够 | 第59-60页 |
第三节 教学建议 | 第60-63页 |
·教学策略使用方面的建议 | 第60-61页 |
·总体的教学建议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3-65页 |
第一节 思考与收获 | 第63页 |
第二节 本文不足之处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附录:案例实录 | 第66-95页 |
案例1 | 第66-67页 |
案例2 | 第67-70页 |
案例3 | 第70-72页 |
案例4 | 第72-77页 |
案例5 | 第77-78页 |
案例6 | 第78-81页 |
案例7 | 第81-85页 |
案例8 | 第85-87页 |
案例9 | 第87-92页 |
案例10 | 第92-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