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31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11-14页 |
(一) 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二) 幼儿数学教育的现状 | 第12-13页 |
(三) 对幼儿数学教育的思考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1. 弥补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 | 第14页 |
2. 为幼儿数学教育、幼儿数学学习提供一种理论支持,丰富学科教育理论 | 第14-15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5页 |
1. 有利于贯彻《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幼儿数学教育实践 | 第15页 |
2. 为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提供科学的选材指导 | 第15页 |
3. 为幼儿数学学习提供可以借鉴的选择标准 | 第15页 |
4. 有利于幼儿数学学习评价标准的深入研究 | 第15页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一) 读物 | 第15-16页 |
(二) 幼儿读物 | 第16页 |
(三) 幼儿数学教育 | 第16-17页 |
(四) 幼儿数学文本读物 | 第17页 |
(五) 静态评价研究 | 第17-18页 |
四、 研究综述 | 第18-31页 |
(一) 教材静态评价研究综述 | 第18-26页 |
1.国外教材静态评价研究综述 | 第18-24页 |
2.国内教材静态评价研究综述 | 第24-26页 |
(二) 幼儿文本读物研究综述 | 第26-30页 |
1. 国外幼儿文本读物研究综述 | 第26-27页 |
2. 国内幼儿文本读物研究综述 | 第27-30页 |
(三) 以往研究的局限性 | 第30-31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31-45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31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31页 |
三、 研究对象 | 第31-32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32-38页 |
(一) 调查法 | 第33-34页 |
1. 文本分析法 | 第33页 |
2. 审核表评价法 | 第33-34页 |
(二)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4-38页 |
1. 层次分析法 | 第35-38页 |
2. 专家评价法 | 第38页 |
五、 研究工具 | 第38-43页 |
(一) 研究工具的选取和编制 | 第38-41页 |
1. 初始量表的编制 | 第38-40页 |
2. 形成正式量表 | 第40-41页 |
(二) 信效度检验 | 第41-43页 |
1. 信度检验 | 第41-42页 |
2. 效度检验 | 第42-43页 |
六、 研究过程 | 第43-45页 |
(一) 查阅文献 | 第43页 |
(二) 梳理研究思路及编制研究工具 | 第43页 |
(三) 数据收集 | 第43页 |
(四) 数据分析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幼儿数学文本读物现状的静态评价 | 第45-75页 |
一、 幼儿数学文本读物的微观静态评价 | 第45-65页 |
(一) 物质外观 | 第45-52页 |
1. 封面 | 第45-48页 |
2. 页码 | 第48-49页 |
3. 色彩 | 第49-50页 |
4. 纸张 | 第50-51页 |
5. 安全性 | 第51-52页 |
(二) 内容 | 第52-56页 |
1. 与教学目标关联性 | 第52-54页 |
2. 与学科知识关联性 | 第54-55页 |
3. 学习情境 | 第55-56页 |
4. 文化历史 | 第56页 |
(三) 结构 | 第56-59页 |
1. 目录或索引 | 第56-57页 |
2. 前言或尾言 | 第57-58页 |
3. 学习单元 | 第58-59页 |
4. 标题 | 第59页 |
(四) 可读性 | 第59-63页 |
1. 语言学 | 第59页 |
2. 插图 | 第59-61页 |
3. 印刷排版 | 第61-62页 |
4. 适用范围 | 第62-63页 |
(五) 不同地域间幼儿数学文本读物质量差异情况 | 第63-65页 |
二、 幼儿数学文本读物的宏观静态评价 | 第65-75页 |
(一) 静态评价因素的编码及权重的计算 | 第65-66页 |
1. 综合静态评价因素的编码 | 第65页 |
2. 综合静态评价因素权重的计算 | 第65-66页 |
(二) 幼儿数学文本读物的综合静态评价结果 | 第66-75页 |
1. 因素层综合静态评价结果 | 第66-73页 |
2. 幼儿数学文本读物综合质量静态评价结果 | 第73-75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75-84页 |
一、 幼儿数学文本读物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 | 第75-79页 |
(一) 幼儿数学文本读物市场准入较松 | 第75-77页 |
(二) 幼儿数学文本读物“缺失性因素”问题较多 | 第77-79页 |
二、 幼儿数学文本读物更注重学科和图书的特点,对幼儿年龄特点凸显不够 | 第79-81页 |
(一) 当前幼儿数学文本读物更注重学科和图书的特点 | 第79-80页 |
(二) 当前幼儿数学文本读物中幼儿年龄特点凸显不够 | 第80-81页 |
三、 当前幼儿数学文本读物达到了基本阅读质量 | 第81-82页 |
四、 幼儿数学文本读物内容注重知识性,存在小学化倾向 | 第82-84页 |
第五章 改进建议 | 第84-88页 |
一、 对编写人员的改进建议 | 第84-85页 |
(一) 降低难度 | 第84页 |
(二) 扩展学习内容 | 第84页 |
(三) 转变活动方式 | 第84-85页 |
(四) 增强趣味性 | 第85页 |
(五) 增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 | 第85页 |
二、 对研究机构的改进建议 | 第85-86页 |
三、 对出版环境的改进建议 | 第86页 |
(一) 健全相关法律 | 第86页 |
(二) 加强道德约束 | 第86页 |
四、 对出版机构的改进建议 | 第86-88页 |
(一) 注重内容创新 | 第86-87页 |
(二) 树立品牌意识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89页 |
一、 本研究的结论 | 第88页 |
二、 本研究的创新与局限性 | 第88-89页 |
(一)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88页 |
(二)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附录 | 第94-100页 |
附录一 | 第94-95页 |
附录二 | 第95-97页 |
附录三 | 第97-98页 |
附录四 | 第98-99页 |
附录五 | 第99-100页 |
后记 | 第100-101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