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驾驶室及车身论文--车身论文

基于刚柔耦合的车身结构疲劳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研究现状和前景第11-12页
   ·研究思路及工作内容第12-14页
     ·学术构想及思路第12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2-14页
第二章 车身有限元建模及模态分析第14-19页
   ·有限元法理论基础第14页
   ·有限元法的分析流程第14-15页
   ·车身结构有限元建模第15-16页
     ·主要材料参数第16页
     ·车身结构模型第16页
   ·结构模态分析第16-18页
     ·模态理论分析法第16-17页
     ·模态试验分析法第17页
     ·车身模态分析及验证第17-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柔性体建模及模型校验第19-26页
   ·柔性体理论第19-20页
     ·柔性体的系统坐标系第19页
     ·柔性体的表示第19-20页
     ·柔性体动力学方程第20页
   ·柔性体建模流程第20页
   ·横向稳定杆柔性体建模第20-23页
     ·横向稳定杆结构第20-21页
     ·横向杆有限元建模第21页
     ·柔性体生成及模型校验第21-22页
     ·建立横向稳定杆多体模型第22-23页
   ·白车身柔性体建模第23-25页
     ·生成车身柔性体第24页
     ·校验柔性体模型第24-25页
     ·建立车身边界约束第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四章 整车刚柔耦合建模及悬架分析第26-46页
   ·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基础[29]第26-27页
     ·广义坐标的选择第26页
     ·运动学分析第26-27页
     ·动力学分析第27页
   ·整车建模思路及流程第27-28页
   ·悬架子系统建模第28-33页
     ·选择悬架的结构型式第28-29页
     ·悬架主要参数设计第29-31页
     ·悬架弹性设计第31页
     ·悬架详细设计第31-33页
   ·其他子系统和轮胎建模第33-34页
   ·悬架及转向系子系统分析第34-45页
     ·车轮激振仿真第34-42页
     ·悬架外加载荷运动学分析第42-45页
   ·整车模型装配第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路面建模及耐久性虚拟试验第46-53页
   ·海南汽车试验场第46-47页
   ·虚拟试验路面建模第47-50页
     ·VPG路面模型第48页
     ·路面组合和转换第48-50页
   ·虚拟试验仿真分析第50-52页
     ·车辆运动参数分析第50-51页
     ·硬点动态载荷分析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车身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研究第53-73页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第53-54页
   ·材料疲劳特性曲线第54-55页
     ·理想化的S-N曲线第54-55页
     ·基于经验的S-N曲线第55页
   ·车身结构疲劳分析流程第55-59页
     ·车身边界载荷第56-57页
     ·结构应力响应第57-59页
   ·车身结构疲劳危险区域第59-62页
     ·常见样车路试开裂问题第59-61页
     ·分析车型路试开裂问题第61-62页
   ·车身关键结构疲劳分析第62-72页
     ·疲劳分析参数设置第62-63页
     ·疲劳寿命评价方法第63-64页
     ·门框区域部件疲劳分析第64-67页
     ·主要承载件疲劳分析第67-68页
     ·后摆臂支座疲劳分析及优化第68-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结论及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实体网格的板簧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
下一篇:汽车侧碰安全与轻量化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