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选择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图表目录 | 第10-11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文章的结构安排和创新点 | 第14-16页 |
·文章的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文章创新点 | 第15-16页 |
1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概述 | 第16-23页 |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页 |
·产融结合概念的界定 | 第16页 |
·企业集团概念的界定 | 第16页 |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16-20页 |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现状 | 第17-20页 |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动因及问题 | 第20-23页 |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动因 | 第20-21页 |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2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主要模式 | 第23-29页 |
·组建财务公司模式 | 第23-24页 |
·我国财务公司的发展过程 | 第23-24页 |
·财务公司的特点 | 第24页 |
·参(控)股金融机构模式 | 第24-26页 |
·企业集团参(控)股金融机构的动机 | 第25页 |
·企业集团参(控)股金融机构的方式 | 第25-26页 |
·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 第26-28页 |
·金融控股公司的界定 | 第26-27页 |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状况 | 第27-28页 |
·混合发展模式 | 第28-29页 |
3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比较分析 | 第29-37页 |
·产融结合模式的适用性比较 | 第29-30页 |
·产融结合模式的优势比较 | 第30-33页 |
·组建财务公司模式的优势 | 第30-31页 |
·参(控)股金融机构模式的优势 | 第31-32页 |
·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优势 | 第32-33页 |
·产融结合模式的风险比较 | 第33-35页 |
·组建财务公司模式的风险 | 第33-34页 |
·参(控)股金融机构模式的风险 | 第34页 |
·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风险 | 第34-35页 |
·产融结合有效模式:金融控股公司 | 第35-37页 |
4 实现产融结合有效模式的对策 | 第37-41页 |
·确定相应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发展模式 | 第37页 |
·逐步完善资本市场建设 | 第37-38页 |
·强化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防火墙”机制 | 第38-39页 |
·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 | 第39-40页 |
·制定有利于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法律法规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