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超越:走向他者的自我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论 现代教育的超越问题 | 第7-32页 |
一、超越的隐匿之一:文化与虚无主义 | 第7-12页 |
二、超越的隐匿之二:现代教育中的无根自我 | 第12-20页 |
(一) 知性自我 | 第13-15页 |
(二) 功利自我 | 第15-17页 |
(三) 浪漫自我 | 第17-20页 |
三、教育学中对超越问题研究的成果及其不足之处 | 第20-32页 |
第一章 超越:为他者的自我 | 第32-49页 |
一、超越的起点 | 第32-33页 |
二、超越的困境:总体性中的超越 | 第33-38页 |
三、向善的超越 | 第38-43页 |
四、向正义的超越 | 第43-49页 |
第二章 超越作为教育的本质 | 第49-66页 |
一、教育:自我和孩子的中介 | 第49-54页 |
二、教育善 | 第54-58页 |
三、教育正义 | 第58-63页 |
四、教育的历史意义 | 第63-66页 |
第三章 走向超越的教育路径 | 第66-94页 |
一、超越作为教育的过程 | 第66-70页 |
二、享用的自我与世界他者 | 第70-74页 |
三、承认的自我与他者 | 第74-79页 |
四、超越的自我与无限他者 | 第79-94页 |
(一) 爱的教育 | 第79-84页 |
(二) 崇高的教育 | 第84-90页 |
(三) 正义的教育 | 第90-94页 |
结语 教育哲学的意义:对超越的批判性思考 | 第94-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