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 ·选题缘起 | 第7页 |
| ·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 ·研究问题、理论与方法 | 第11-15页 |
| 第2章 趋向补语概述 | 第15-27页 |
| ·趋向动词及趋向补语 | 第15-17页 |
| ·结果义趋向补语 | 第17-21页 |
| ·动态义趋向补语 | 第21-24页 |
| ·复趋的性质及意义 | 第24-27页 |
| 第3章 偏误分析 | 第27-39页 |
| ·说明 | 第27-28页 |
| ·错序偏误 | 第28-29页 |
| ·遗漏偏误 | 第29-30页 |
| ·误用偏误 | 第30-33页 |
| ·误代偏误 | 第33-36页 |
| ·偏误规律及来源分析 | 第36-39页 |
| 第4章 对教学及本体研究的启发 | 第39-47页 |
| ·应对教学策略 | 第39-42页 |
| ·本体研究的深入 | 第42-47页 |
| 结论 | 第47-49页 |
| 附录 | 第49-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个人简历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