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体育该如何翻转—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理论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前言第9-10页
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6页
    1.1 选题依据第10-13页
        1.1.1 政策指引:我国教育改革的新动向第10-11页
        1.1.2 现实需要:教学模式变革的新发展第11-12页
        1.1.3 以生为本:大学体育教学的个性化第12页
        1.1.4 实施途径:大学体育实施的可能性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第13页
    1.3 研究意义第13-16页
        1.3.1 理论意义第13-14页
        1.3.2 实践意义第14页
        1.3.3 发展意义第14-16页
2 文献综述第16-26页
    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6-19页
        2.1.1“翻转课堂”在综合课程教学中的现状分析第16-18页
        2.1.2“翻转课堂”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现状分析第18-19页
    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第19-23页
        2.2.1“翻转课堂”在综合课程教学中的现状研究第20-22页
        2.2.2“翻转课堂”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现状研究第22-23页
    2.3“翻转课堂”概念界定第23-26页
        2.3.1“翻转课堂”的概念定义第23-24页
        2.3.2“翻转课堂”的概念辨析第24-26页
3 论文研究计划第26-29页
    3.1 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第26页
    3.2 研究方法第26页
        3.2.1 文献资料索引法第26页
        3.2.2 案例分析法第26页
    3.3 创新和特色第26-28页
        3.3.1 创新第27页
        3.3.2 特色第27-28页
    3.4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8-29页
4“翻转课堂”的发展与实施第29-39页
    4.1“翻转课堂”的产生及发展第29-31页
    4.2“翻转课堂”的特点分析第31-34页
        4.2.1 课堂角色的转变第31-32页
        4.2.2 教学预设由“刚性预设”向“弹性预设”翻转第32页
        4.2.3 教学过程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翻转第32-33页
        4.2.4 教学内容由“教师安排”向“学情需要”翻转第33页
        4.2.5 学习心态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翻转第33-34页
    4.3“翻转课堂”实施的必要条件第34-39页
        4.3.1 学校要具备“翻转课堂”的支撑环境第34-36页
        4.3.2 学生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与学习能力第36页
        4.3.3 教师要具备专业的“翻转课堂”教学能力第36-39页
5“翻转课堂”运用于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第39-60页
    5.1 体育“翻转课堂”的价值与优势第39-45页
        5.1.1 体育“翻转课堂”的价值探析第40-41页
        5.1.2 体育“翻转课堂”的核心价值第41-43页
        5.1.3 体育“翻转课堂”的应用策略第43-45页
    5.2 体育“翻转课堂”的实践与现状第45-50页
        5.2.1“翻转课堂”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第45-47页
        5.2.2“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第47-48页
        5.2.3 体育“翻转课堂”的教学现状第48-50页
    5.3 体育“翻转课堂”的机遇与挑战第50-55页
        5.3.1 世界范围内掀起的“翻转”浪潮第50-51页
        5.3.2 政策环境提供的“翻转”契机第51-52页
        5.3.3 信息科技储备的“翻转”技术第52页
        5.3.4 课前课后学习的“翻转”魅力第52-53页
        5.3.5 传统课堂教学的“翻转”挑战第53-55页
    5.4 体育“翻转课堂”的发展与未来第55-60页
        5.4.1 寻找“翻转课堂”的现状与缘起第55-56页
        5.4.2 体育“翻转课堂”的作用与效果第56-57页
        5.4.3 体育“翻转课堂”的限制与挑战第57-58页
        5.4.4 体育“翻转课堂”的发展与未来第58-60页
6“翻转课堂”运用于体育教学的策略分析第60-73页
    6.1 原则要求第60-62页
        6.1.1“精”——精选教学内容资源第60-61页
        6.1.2“勤”——动脑、动手、动脚第61页
        6.1.3“控”——有效监控学习行为第61-62页
    6.2“课前”教学设计第62-68页
        6.2.1 课前教学设计第62-64页
        6.2.2 体育微视屏的制作与设计第64-67页
        6.2.3 体育教学的课前任务设计第67-68页
    6.3“课中”教学实践第68-72页
        6.3.1“课中”关照“课前”学习的参差不齐第68-69页
        6.3.2 体育教学课堂活动的设计第69-70页
        6.3.3 避免体育课堂的教学异化第70-72页
    6.4“课后”教学巩固第72-73页
        6.4.1 以学生角度分析第72页
        6.4.2 以教师角度分析第72-73页
7 结论与建议第73-75页
    7.1 结论第73页
    7.2 建议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2页
附录第82-85页
致谢第85-86页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ODV协议本地修复机制的仿真研究
下一篇:将军集团企业理念文化建设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