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设计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1. 绪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2页
   ·文献综述第12-14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12-13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4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6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2. 非正规就业的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7-29页
   ·非正规就业的界定第17-21页
     ·国际劳工组织对非正规就业的界定第17-18页
     ·我国对非正规就业的界定第18-21页
   ·非正规就业的基本特征第21-22页
   ·非正规就业的理论基础第22-29页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第22-24页
     ·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理论第24-26页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第26-29页
3. 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障的现实路径与模式选择第29-37页
   ·国外模式第29-31页
     ·日本模式—普遍的社会保障第29-30页
     ·奥地利模式—家庭成员享受附带的社会保障待遇第30页
     ·德国模式—让更多的人拥有社会保障第30-31页
   ·国内的现实路径第31-34页
   ·我国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基于转嫁模型的经济学分析第34-37页
     ·非正规就业人员劳动力市场特点分析第34-35页
     ·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费用转嫁分析第35-37页
4. 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障的政策设计第37-45页
   ·政策设计的依据和主导思想第37-38页
     ·政策设计的理论前提第37页
     ·政策设计的现实依据第37-38页
     ·政策设计的主导思想第38页
   ·非正规就业人员当期生活保障—一个现实性制度安排第38-40页
     ·现行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第38-39页
     ·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生活状况第39页
     ·当期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第39-40页
   ·非正规就业人员培训与就业保障—一个持续性制度安排第40-43页
     ·当前就业状况第40-41页
     ·非正规人员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1-42页
     ·建立培训与就业保障的依据第42页
     ·建立培训与就业保障的方法第42-43页
   ·非正规就业人员养老保障—一个过渡性制度安排第43-45页
     ·缴费方式和待遇水平第43页
     ·关于养老保险关系如何转接的问题第43-45页
5. 政府的作用—走出“囚徒困境”第45-53页
   ·假设条件第47-48页
   ·模型分析第48-50页
   ·模型的扩展分析第50-51页
   ·政策建议第51-53页
6. 结束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作者简历第56-5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隧道围岩变形监测与围岩参数的反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