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智能机器人论文

多功能移动机器人运动机构及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3页
   ·机器人的定义、特点及分类第14-15页
     ·机器人的定义第14页
     ·机器人的特点和分类第14-15页
   ·移动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第15-19页
     ·移动机器人发展简史第15-17页
     ·移动机器人的分类第17-18页
     ·目前移动机器人的发展趋势第18-19页
   ·移动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概况第19-26页
     ·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发展概况第19-20页
     ·移动机器人导航及定位系统发展概况第20-21页
     ·移动机器人感知系统及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发展概况第21-23页
     ·多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概况第23页
     ·交互方面的研究概况第23-24页
     ·能源控制系统研究概况第24页
     ·移动机器人故障检测的研究概况第24-25页
     ·移动机械手的研究概况第25-26页
   ·进入实用领域的典型移动机器人介绍第26-31页
     ·进入实用领域的工业移动机器人第26-27页
     ·进入实用领域的个人和私用移动服务机器人第27-28页
     ·进入实用领域的军用移动机器人第28-30页
     ·进入实用领域的医用移动机器人第30页
     ·进入实用领域的空间移动机器人第30-31页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第31-32页
     ·研究内容第31-32页
     ·研究意义第32页
   ·本课题创新点第32-33页
第二章 移动机器人系统总体设计第33-51页
   ·移动机器人本体设计方案选择第33-36页
     ·机器人运动方式方案选择第33-34页
     ·驱动轮机构方案选择第34-35页
     ·驱动轮及随动轮的选择第35页
     ·其它附件选择第35页
     ·机械臂结构选择第35-36页
   ·行走机构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第36-40页
     ·行走机构的运动学分析第36-38页
     ·行走机构的动力学分析第38-40页
   ·移动机器人用电机和传感器的选择第40-42页
     ·电机的选择第40-41页
     ·机器人用传感器的选择第41-42页
   ·移动机器人本体机械结构设计第42-48页
     ·移动机器人实物图及装配图设计第42-45页
     ·移动机器人零件图第45-48页
   ·移动机器人的电气结构第48-50页
     ·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介绍第49页
     ·控制器总体方案设计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双轮驱动系统设计第51-73页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第51-54页
     ·控制方案的选择第51页
     ·H型双极模式PWM系统分析第51-52页
     ·控制器件选取及控制系统总体设计第52-54页
   ·直流电机PWM控制第54-65页
     ·基于CPLD的直流电机PWM发生器设计第54-62页
     ·AT89S51配合EPM7128的硬件设计第62-64页
     ·PWM功率放大电路设计第64-65页
   ·测速传感器的控制第65-66页
   ·本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第66-68页
   ·移动机器人速度位置控制及运动实验第68-72页
     ·移动机器人速度位置控制第68-69页
     ·直线运行测试第69-70页
     ·转向测试第70-71页
     ·移动机器人运动误差分析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四章 移动机器人感测系统设计第73-98页
   ·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系统设计第73-91页
     ·超声波传感器概述第73-76页
     ·分立式超声波传感器测控系统设计第76-85页
     ·一体式超声波传感器及传感器转向用步进电机测控系统设计第85-91页
   ·避障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检测系统设计第91-93页
     ·红外传感器测距原理及方法第92页
     ·红外测距电路设计第92-93页
   ·引导用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测控系统设计第93-95页
   ·跟踪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系统设计第95-97页
     ·传感器检测原理第95页
     ·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测控系统第95-97页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五章 移动机器人导航策略研究第98-117页
   ·自主沿墙导航第98-111页
     ·沿墙走模式中超声波传感器测距分析第98-100页
     ·简单环境下沿墙导航第100-109页
     ·多区域覆盖式沿墙导航第109-110页
     ·有障碍物情况下的沿墙导航第110-111页
   ·红外引导控制(寻迹)第111-114页
   ·跟踪策略第114-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六章 移动机器人机械臂的精密定位控制第117-140页
   ·方案确定第117-118页
     ·执行机构第117页
     ·传动机构第117页
     ·驱动系统第117-118页
   ·行波超声波电机的结构及原理第118-119页
   ·USR30、USR60行波超声波电机及其驱动器简介第119页
   ·行波超声波电机控制方法选择第119页
   ·负载情况下行波超声波电机步进特性及微步控制实验研究第119-132页
     ·USR30带负载微步控制实验研究第119-132页
     ·USR60带负载微步控制实验研究第132页
   ·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新型控制器设计第132-139页
     ·细分方案选择第133页
     ·步进电机细分电流波形的选择第133-134页
     ·控制器的选择第134页
     ·步进电机细分控制系统构成第134-135页
     ·基于FPGA的细分电路设计第135-137页
     ·恒频斩波驱动电路设计第137-139页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第七章 新型数字式高精度高分辨率角位移传感器的研制第140-164页
   ·各种角位移传感器分析比较及课题的提出第140-142页
     ·模拟式角位移传感器与数字式角位移传感器比较第140页
     ·按照工作机理划分的各种角位移传感器比较第140-142页
   ·传感器的结构第142页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第142-153页
     ·被测转向与同步转向相同第143-148页
     ·被测转向与同步转向相反第148-153页
     ·同步转向固定、被测转向不定第153页
   ·新型角位移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第153-161页
     ·传感器所用的器件选型第153-154页
     ·传感器接口电路硬件设计第154-157页
     ·传感器接口电路软件设计第157-161页
   ·传感器性能分析第161-163页
     ·传感器精密度、准确度及分辨率分析第161页
     ·新型角位移传感器系统的优缺点分析第161-163页
   ·新型角位移传感器本体实物图第163页
   ·本章小结第163-164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64-167页
   ·总结第164-165页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第165-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78页
附录1:控制板1原理图第178-179页
附录2:控制板1实物图第179-180页
附录3:控制板2原理图第180-181页
附录4:控制板2实物图第181-182页
附录5:控制板3实物图第182-183页
附录6:高精度角位移传感器接口电路原理图第183-184页
附录7:高精度角位移传感器接口电路实物图第184-185页
附录8:移动机器人实物图第185-186页
附录9:单超声波传感器接近式沿墙走实物图第186-187页
致谢第187-1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申报的专利第188页

论文共1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下一篇:研究生学术意识的现状及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