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坏血酸苯甲酸酯的生物合成与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34页 |
1 有机相中酶催化的酯类合成 | 第7-25页 |
·有机相酶学 | 第7-14页 |
·有机相酶促反应中水分的调控 | 第8-9页 |
·有机溶剂对酶促反应的作用 | 第9-11页 |
·宏观效应 | 第9-10页 |
·有机溶剂对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第10-11页 |
·有机相中的酶 | 第11-14页 |
·固定化载体的选择 | 第11-12页 |
·酶的固定化 | 第12-13页 |
·对酶蛋白的修饰 | 第13-14页 |
·脂肪酶有机相催化的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脂肪酶的结构与催化机理 | 第15-17页 |
·有机相体系中的脂肪酶催化反应 | 第17-18页 |
·脂肪酶有机相催化的应用研究 | 第18-25页 |
2 抗氧化与抗菌性能的研究与检测 | 第25-30页 |
·抗氧化性能的研究与检测 | 第25-26页 |
·抗菌性能的研究与检测 | 第26-27页 |
·抗氧化剂与抗菌剂的研究现状 | 第27-30页 |
3 几种抗坏血酸酯类的研究现状 | 第30-33页 |
4 抗坏血酸苯甲酸酯的研究进展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实验内容 | 第34-44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34-37页 |
·关键酶 | 第34页 |
·菌种 | 第34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34-35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35页 |
·主要的化学药品和试剂 | 第35-36页 |
·主要仪器 | 第36-37页 |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37-44页 |
·抗坏血酸苯甲酸酯标准品的化学合成及分析鉴定 | 第37-38页 |
·抗坏血酸苯甲酸酯化学合成方法 | 第37页 |
·薄层层析方法检测方法的确立 | 第37-38页 |
·高纯度抗坏血酸苯甲酸酯的制备方法 | 第38页 |
·用核磁共振证明合成产物 | 第38页 |
·生物法合成抗坏血酸苯甲酸酯 | 第38-41页 |
·生物合成检测方法的确立 | 第39-40页 |
·不同logP有机溶剂的筛选 | 第40-41页 |
·水活度对生物合成反应的影响 | 第41页 |
·溶剂的pH值对生物合成反应的影响 | 第41页 |
·抗坏血酸苯甲酸酯抗氧化性能的检测 | 第41-42页 |
·恒温氧化法评估抗氧化剂在油脂中的抗氧化作用 | 第41-42页 |
·醋酸-异辛烷法测定油脂的过氧化值 | 第42页 |
·抗坏血酸苯甲酸酯抗菌性能的检测 | 第42-4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4-59页 |
1 抗坏血酸苯甲酸酯的生物合成 | 第44-52页 |
·不同logP有机溶剂的筛选 | 第44-45页 |
·pH值对反应的影响 | 第45-46页 |
·水活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46-47页 |
·底物对反应的影响 | 第47-49页 |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49-50页 |
·摇床转速对反应初速度的影响 | 第50页 |
·核磁共振结果的结构分析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2 抗坏血酸苯甲酸酯的抗氧化性能 | 第52-57页 |
3 抗坏血酸苯甲酸酯的抗菌性能 | 第57-59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附录 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