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自装卸叉车控制系统综合设计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选题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叉车发展状况第8-10页
  §1.2.1 国外叉车发展状况第8-9页
  §1.2.2 国内叉车发展状况第9-10页
  §1.2.3 叉车发展方向和前景第10页
 §1.3 PLC的发展与应用第10-12页
 §1.4 静液压驱动车辆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2-14页
 §1.5 Petri网在控制系统中应用状况第14-15页
 §1.6 课题来源与论文主要工作任务第15-17页
第二章 叉车总体外型与电控系统硬件设计第17-33页
 §2.1 叉车控制系统实现要求第17页
  §2.1.1 实现叉车的基本功能第17页
  §2.1.2 本课题研究新型叉车所具有独特性能要求第17页
 §2.2 电控系统主要部件第17-18页
 §2.3 叉车独特外型设计和自装卸过程第18-20页
 §2.4 PLC简介与应用选型第20-26页
  §2.4.1 PLC简介第20-21页
  §2.4.2 PLC的特点第21-22页
  §2.4.3 PLC的主要功能第22-24页
  §2.4.4 PLC在叉车控制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第24-25页
  §2.4.5 PLC的选型第25-26页
 §2.5 叉车电控系统总体设计第26-32页
  §2.5.1 总体电路结构第26-27页
  §2.5.2 柴油发动机转速信号处理电路第27-28页
  §2.5.3 遥控器信号处理电路第28页
  §2.5.4 隔离PLC实现叉车上下车电路第28-29页
  §2.5.5 隔离PLC实现叉车行驶电路第29-30页
  §2.5.6 PLC可靠性设计第30-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基于复合控制的叉车行驶作业控制系统设计第33-61页
 §3.0 引言第33-34页
 §3.1 传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第34-35页
 §3.2 系统数学模型第35-38页
  §3.2.1 柴油机数学模型第35-37页
  §3.2.2 静液压传动系统模型的动态方程第37-38页
 §3.3 静液压传动系统分析第38-39页
 §3.4 叉车行驶作业控制系统总体设计第39-40页
 §3.5 油门执行器PID控制器参数的调试第40-45页
 §3.6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45-60页
  §3.6.1 加入模糊控制器的原因第45-46页
  §3.6.2 模糊控制概述第46-52页
  §3.6.3 油门执行器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52-58页
  §3.6.4 变量泵排量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58-60页
 §3.7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基于Petri网的系统软件设计第61-84页
 §4.1 STEP7_WIN32开发环境简介第61-62页
 §4.2 叉车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目标第62-63页
 §4.3 Petri网在PLC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的应用第63-70页
  §4.3.1 Petri网简介第64-65页
  §4.3.2 Petri网的定义第65-68页
  §4.3.3 几类特殊的Petri网第68-69页
  §4.3.4 PLC控制系统在Petri网上的一般实现第69-70页
 §4.4 叉车控制系统Petri网模型第70-75页
  §4.4.1 叉车控制系统主程序的Petri网模型第70-72页
  §4.4.2 叉车上下装卸车程序Petri模型第72-75页
 §4.5 Petri网模型的分析验证第75-76页
 §4.6 基于Petri网叉车控制系统模型在梯形图的实现第76-79页
 §4.7 其他子程序的设计第79-82页
 §4.8 系统块的参数设置第82-83页
 §4.9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五章 系统现场调试与试验第84-96页
 §5.1 试验设备组成和坏境第84页
 §5.2 行驶作业的试验第84-89页
 §5.3 上下车的调试第89-94页
 §5.4 隔离PLC控制第94页
 §5.5 故障报警与处理第94-95页
 §5.6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4-105页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第105页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分析
下一篇:人脸检测算法研究及其在视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