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检测大肠杆菌的电化学阻抗谱免疫生物传感器研究

摘要第1-7页
第一章 致病性大肠杆菌0157∶H7及早期诊断的意义第7-14页
 1.1 概述及分类第7页
 1.2 生物学特征第7-8页
 1.3 致病性及临床表现第8-9页
 1.4 流行病学特点第9-10页
 1.5 目前的检测技术第10-12页
  1.5.1 细菌学分离第10-11页
  1.5.2 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第11页
  1.5.3 分子生物学检测第11-12页
  1.5.4 生物传感器第12页
 1.6 论文的目的第12-14页
第二章 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第14-27页
 2.1 电化学分析的基础知识第14-17页
  2.1.1 化学电池第14页
  2.1.2 电极电位第14-16页
  2.1.3 电极的极化第16-17页
  2.1.4 电极过程第17页
 2.2 电化学过程中的阻抗特点第17-18页
 2.3 用阻抗测定研究电极界面第18-19页
 2.4 不同形式的电化学阻抗谱谱图简介第19-20页
 2.5 电极在不同条件下的Nyquist图第20-24页
  2.5.1 电化学极化下交流阻抗法测定电学参数第21-22页
  2.5.2 浓差极化下的交流阻抗第22-23页
  2.5.3 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同时存在时电极的法拉第阻抗第23-24页
 2.6 阻抗测定与测定装置第24-25页
 2.7 电化学体系中固液界面阻抗的直接测定第25-27页
第三章 循环伏安法第27-30页
 3.1 循环伏安法原理第27-28页
 3.2 与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有关的实验问题第28-30页
  3.2.1 双电层充电效应第28-29页
  3.2.2 iR_(u)降第29-30页
第四章 免疫传感器第30-37页
 4.1 免疫学基础第30-33页
  4.1.1 抗原与抗体第30-31页
  4.1.2 免疫反应的原理与特点第31-33页
 4.2 免疫传感器的分类第33-34页
  4.2.1 酶免疫生物传感器第33-34页
  4.2.2 免疫荧光传感器第34页
 4.3 免疫传感器的测量方法第34-35页
 4.4 生物敏感膜的制备技术第35-37页
第五章 交流阻抗谱免疫传感器检测E.coli O157∶H7的实验设计第37-41页
 5.1 生化试剂第37页
 5.2 溶液的配制第37-38页
 5.3 细菌的培养和平板计数第38页
 5.4 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第38-39页
 5.5 电解质溶液第39页
 5.6 ITO电极及其表面修饰第39-40页
 5.7 电化学测量第40-41页
第六章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41-51页
 6.1 生物免疫传感器的准备及其特性第41-42页
 6.2 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第42-45页
  6.2.1 六氰合铁酸盐在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特性第42页
  6.2.2 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第42-43页
  6.2.3 交流阻抗谱第43-45页
 6.3 免疫传感器表面阻抗的Bode图第45-46页
 6.4 不同浓度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第46-47页
 6.5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47-49页
  6.5.1 pH的选择第48页
  6.5.2 细菌培育时间的选择第48页
  6.5.3 温度的选择第48-49页
  6.5.4 交流阻抗谱静息电位的选择第49页
 6.6 传感器的再生以及重现性第49-5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附录1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内部要素关系的理论分析
下一篇:终南山隧道监控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