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4页 |
第一章 莫理循与列强在华角逐 | 第14-36页 |
第一节 为英国加入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推波助澜 | 第14-20页 |
一、 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争夺与莫理循来华 | 第14-15页 |
二、 为英国政府和社会了解远东形势提供及时、准确的通讯报道 | 第15-17页 |
三、 推动英国加入对华争夺 | 第17-18页 |
四、 质疑“门户开放政策”,鼓吹瓜分中国 | 第18-20页 |
第二节 鼓吹与挑动日俄战争 | 第20-33页 |
一、 竭力鼓吹和积极推动英日同盟的建立 | 第21-25页 |
二、 鼓吹和挑动日俄战争 | 第25-28页 |
三、 力主彻底打败俄国,反对朴茨茅斯会议 | 第28-30页 |
四、 莫理循所鼓动的日俄战争对中国清末政治所造成的影响 | 第30-33页 |
第三节 抨击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中国的的侵略行径 | 第33-36页 |
第二章 莫理循与清末民初中国政治 | 第36-79页 |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的政治主张与活动 | 第36-53页 |
一、 同情维新 | 第36-37页 |
二、 反对义和团运动 | 第37-46页 |
三、 支持“新政” | 第46-53页 |
第二节 辛亥革命:莫理循助袁夺权 | 第53-67页 |
一、 最初反应:对武昌起义的肯定 | 第53-54页 |
二、 鼎立襄助袁世凯 | 第54-56页 |
三、 力促英国政府支持袁世凯建立共和政权 | 第56-61页 |
四、 蛊惑、恫吓南方革命党人交权袁世凯 | 第61页 |
五、 操纵和策划外国商会向清廷请愿,加入袁世凯的逼宫活动 | 第61-64页 |
六、 支持袁世凯拒绝迁都南京 | 第64-65页 |
七、 对于莫理循在辛亥革命中的活动之评价 | 第65-67页 |
第三节 从出任大总统政治顾问到反对袁世凯“帝制自为” | 第67-79页 |
一、 出任大总统政治顾问 | 第67-71页 |
二、 极力维护袁世凯 | 第71-73页 |
三、 莫理循心目中的孙中山与革命党 | 第73-76页 |
四、 反对袁世凯“帝制自为” | 第76-79页 |
第三章 奠理循与民国对外关系 | 第79-112页 |
第一节 莫理循与克利斯浦借款 | 第79-86页 |
一、 克利斯浦借款出笼的背景 | 第79-80页 |
二、 为克利斯浦借款奔波 | 第80-85页 |
三、 克利斯浦借款对莫理循的影响 | 第85-86页 |
第二节 莫理循与蒙、藏边疆危机 | 第86-95页 |
一、 辛亥革命前后的蒙、藏边疆危机 | 第86-88页 |
二、 莫理循关于解决中国蒙、藏问题的活动 | 第88-93页 |
三、 莫理循与蒙、藏问题之评述 | 第93-95页 |
第三节 推动中国“参战” | 第95-108页 |
一、 莫理循第一次谋划中国参战的失败 | 第96-101页 |
二、 莫理循的继续努力和中国正式参战 | 第101-106页 |
三、 莫理循推动中国参战的是非功过 | 第106-108页 |
第四节 巴黎和会:莫理循为中国出谋划策 | 第108-112页 |
第四章 奠理循的心路历程 | 第112-119页 |
第一节 从“种族敌视”到伸张正义 | 第112-116页 |
第二节 “第二故乡”不了情 | 第116-118页 |
第三节 莫理循书库 | 第118-119页 |
结语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7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127-128页 |
后记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