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研究视角现状 | 第14-15页 |
| ·研究范围现状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与手段现状 | 第16页 |
| ·研究指标现状 | 第16-17页 |
| ·核心概念与研究内容 | 第17-22页 |
| ·核心概念 | 第17-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第23-25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23-24页 |
| ·研究难点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理论基础与影响因素 | 第25-32页 |
| ·专业设置的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 第25页 |
| ·区域发展理论 | 第25页 |
| ·非均衡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 ·专业周期理论 | 第26页 |
|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第26-27页 |
|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 | 第27-32页 |
| ·影响专业设置的学校内部因素 | 第27-28页 |
| ·影响专业设置的学校外部因素 | 第28-32页 |
| 第三章 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第32-54页 |
| ·河北省产业结构状况 | 第32-40页 |
| ·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 | 第32-34页 |
|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分析 | 第34-40页 |
| ·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现状 | 第40-42页 |
| ·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总体现状 | 第40-41页 |
| ·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分布状况 | 第41-42页 |
|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现状分析 | 第42-51页 |
| ·专业设置覆盖面较广,总体形成了“三二一”专业结构 | 第42-43页 |
| ·形成了以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等为主体的专业结构 | 第43-44页 |
| ·少数专业的专业集中度较低 | 第44-45页 |
| ·专业聚集度有待提高 | 第45-46页 |
| ·某些专业招生困难 | 第46页 |
| ·专业的地区布局缺乏合理性 | 第46-47页 |
| ·第一产业类专业招生比例较小 | 第47-48页 |
| ·第二产业类专业比例仍需加大 | 第48-50页 |
| ·第三产业类专业招生比例过高 | 第50-51页 |
| ·中职毕业生就业对口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51页 |
| ·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不协调的原因分析 | 第51-54页 |
| ·政府因素 | 第51-52页 |
| ·学校因素 | 第52-53页 |
| ·社会因素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对策研究 | 第54-63页 |
| ·国家层面 | 第54-55页 |
| ·及时更新专业目录,加强指导作用 | 第54页 |
| ·制定、出台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 | 第54-55页 |
| ·加大对涉农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 | 第55页 |
| ·政府层面 | 第55-59页 |
| ·制定政策法规,提供制度保障 | 第55-56页 |
| ·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宏观调控 | 第56-57页 |
| ·健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调整保障机制 | 第57页 |
| ·继续加大力度支持第一产业类专业 | 第57-58页 |
| ·扩大第二产业类专业结构,培养紧缺性高素质技能人才 | 第58页 |
| ·加强高新技术类专业、公共服务类专业的建设 | 第58-59页 |
| ·严格控制第三产业类专业招生规模过快增长 | 第59页 |
| ·学校层面 | 第59-62页 |
| ·做好社会调研、明确社会需求 | 第59页 |
| ·依托特色资源,打造品牌专业 | 第59-60页 |
| ·注重长短专业结合,软硬设施兼施 | 第60页 |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到“三个结合” | 第60页 |
| ·加强学校教学设施建设 | 第60-61页 |
| ·建立人才需求预测预报制度 | 第61页 |
| ·加强新兴专业本土化建设 | 第61-62页 |
| ·社会层面 | 第62-63页 |
| ·积极为职业教育投资 | 第62页 |
| ·企业要加强支持力度 | 第62页 |
| ·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 第62-63页 |
| 结语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8-69页 |
| 附录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