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 | 第13-15页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是促进技师学院教师素质提升的需要 | 第16页 |
·是技师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16-17页 |
·是当代社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的需要 | 第17页 |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5 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19页 |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技师学院教师实践技能素质相关概述 | 第20-29页 |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2页 |
·技师学院 | 第20-21页 |
·技能 | 第21页 |
·素质 | 第21-22页 |
·实践技能素质 | 第22页 |
2 技师学院教师实践技能素质的内容 | 第22-24页 |
·教师实践技能素质的基础——理论知识素质 | 第22-23页 |
·教师实践技能素质的核心——能力素质 | 第23-24页 |
·教师实践技能素质的拓展——职业素质 | 第24页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第25页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5-26页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6-27页 |
·需求层次理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技师学院教师实践技能素质的现状 | 第29-37页 |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29页 |
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29-35页 |
·技师学院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 第29-30页 |
·教师实践技能素质现状 | 第30-33页 |
·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较差 | 第30-31页 |
·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与实际动手能力一般 | 第31页 |
·“技术开发”能力总体不强 | 第31-32页 |
·教学管理能力较好与一般各占一半 | 第32页 |
·交往协调能力与适应能力差异明显 | 第32-33页 |
·职业素质能力亟需提高 | 第33页 |
·教师的培养情况 | 第33-35页 |
·培养渠道不畅通 | 第33-34页 |
·培训模式及形式不完善 | 第34页 |
·教师及企业对教师实践技能素质的满意度一般 | 第34-35页 |
3 教师实践技能素质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7页 |
·教师来源欠合理 | 第35页 |
·学院制度欠科学 | 第35-36页 |
·教师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国内外教师实践技能素质培养的经验与启示 | 第37-42页 |
1 国内外教师实践技能素质培养的成功经验 | 第37-40页 |
·国外成功经验 | 第37-38页 |
·国内成功经验 | 第38-40页 |
2 启示与借鉴 | 第40-42页 |
·明确规范的培训模式是教师实践技能素质培养的必然 | 第40-41页 |
·政府、企业、学院的积极参与是教师实践技能素质培养的保障 | 第41页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保证教师实践技能素质培养质量的关键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技师学院教师实践技能素质培养的对策 | 第42-50页 |
1 调整培训策略,明确培养主体具体责任 | 第42-45页 |
·加强政府引导性教育 | 第42-43页 |
·发挥企业主体性特点 | 第43-44页 |
·突出学校主动性作用 | 第44-45页 |
2 改革培养方式,确立多渠道的培养途径 | 第45-47页 |
·创新培养方式 | 第45-46页 |
·拓展培训内容 | 第46页 |
·推进培养规划 | 第46-47页 |
·培养创新能力 | 第47页 |
3 健全评价机制,实行全方位的激励措施 | 第47-50页 |
·实行科学的评价机制 | 第48-49页 |
·采取全面的激励措施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A | 第54-56页 |
附录 B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