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思路与创新性 | 第9-11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2. 相关文献综述与理论范畴 | 第12-26页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简要述评 | 第15-16页 |
·理论基础:资产减值政策与盈余管理的博弈分析 | 第16-25页 |
·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相关法律规定 | 第16-17页 |
·我国上市公司对资产减值政策的应用——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 第17-22页 |
·资产减值政策与盈余管理——一种互动的内在联系 | 第22-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3. 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26-28页 |
·研究假设 | 第26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4. 资产减值准则颁布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变化的实证研究 | 第28-42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结果 | 第28-32页 |
·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8-30页 |
·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0-32页 |
·显著性检验 | 第32-41页 |
·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显著性检验 | 第32-37页 |
·流动资产减值准备显著性检验 | 第37-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5. 研究结论、建议和局限性 | 第42-46页 |
·研究结论 | 第42-43页 |
·研究建议 | 第43-45页 |
·规范准则交替年代企业的会计行为 | 第43-44页 |
·完善法律法规,改变单一的评价指标 | 第44页 |
·强化外部监督,加大惩罚力度 | 第44-45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选取的上市公司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 | 第51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