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2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网络控制系统发展概述第14-20页
     ·生产过程分类第14-15页
     ·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第15-16页
     ·控制系统发展历史第16-19页
     ·网络控制系统的提出第19-20页
   ·网络控制系统的特点第20页
   ·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方向第20-29页
     ·保证QoP指标的控制问题第21-24页
       ·稳定性分析第21-23页
       ·控制器设计第23-24页
     ·保证QoS指标的调度问题第24-27页
       ·非协议层调度第24-27页
       ·协议层调度第27页
     ·QoP与QoS指标协同设计第27-29页
   ·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第29-30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整体结构第30-32页
第二章 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与建模第32-42页
   ·引言第32页
   ·网络传输问题第32-34页
     ·信息分类第32-33页
     ·传输迟延第33页
     ·单包/多包传输第33-34页
     ·数据包丢失第34页
     ·数据包时序错乱第34页
   ·网络节点问题第34-36页
     ·节点驱动方式第34-35页
       ·时间驱动方式第35页
       ·事件驱动方式第35页
       ·事件—时间混合驱动方式第35页
     ·时钟同步第35-36页
     ·采样周期第36页
     ·同步采样与异步采样第36页
     ·多速率采样第36页
   ·网络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第36-41页
     ·具有迟延特性系统模型第36-39页
       ·驱动组合方式A对象模型第37页
       ·驱动组合方式B对象模型第37-38页
       ·驱动组合方式C对象模型第38页
       ·驱动组合方式D对象模型第38-39页
     ·一种优化建模方法第39-41页
       ·滞后一拍的一阶保持器建模方法第39页
       ·仿真实验第39-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网络控制系统的智能控制第42-69页
   ·引言第42-43页
   ·广义预测控制在NCS中的应用第43-50页
     ·算法设计第43页
     ·分布式模型第43-44页
     ·执行器节点控制队列第44-45页
     ·BP神经网络预测误差补偿第45-46页
     ·控制器节点输出队列第46-47页
     ·算法优化:隐式广义预测控制第47-49页
     ·实验设计第49-50页
   ·预测函数控制在NCS中的应用第50-57页
     ·具有迟延特性的对象模型第50-52页
     ·预测函数算法的设计第52-55页
       ·预测函数算法基本原理第52页
       ·具有迟延特性的预测模型第52-53页
       ·确定性控制作用第53-54页
       ·控制律计算第54-55页
     ·仿真实验第55-57页
   ·灰色预测控制在NCS中的应用第57-65页
     ·灰色广义预测控制第57-60页
       ·算法设计第57-58页
       ·仿真实验第58-60页
     ·灰色预测函数控制第60-65页
       ·灰色预测模型第60-62页
       ·算法设计第62-63页
       ·CAN总线仿真实验第63-65页
   ·基于隐式Markov模型的NCS随机输出反馈控制第65-68页
     ·隐式Markov建模第65-66页
     ·最优状态估计第66页
     ·最优输出反馈控制第66-67页
     ·仿真实验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四章 网络控制系统的信息调度第69-81页
   ·引言第69页
   ·基于综合调度指标(SSI)的混合调度策略第69-74页
     ·调度算法分析第69-70页
       ·RM(Rate Monotonic)调度算法第69-70页
       ·动态调度算法第70页
     ·网络QoS调度器第70-71页
       ·参数定义第70-71页
       ·QoS调度器结构第71页
     ·热工过程中的混合调度策略第71-72页
     ·仿真实验第72-74页
   ·基于BP神经网络和模糊反馈的两级调度策略第74-80页
     ·一级调度:减小网络负荷的系统结构设计第75-77页
     ·二级调度:模糊反馈信息调度器设计第77-79页
       ·模糊反馈信息调度器基本原理第77-78页
       ·模糊反馈调度算法第78-79页
       ·BP神经网络预测补偿第79页
     ·仿真试验第79-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五章 仿真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第81-95页
   ·引言第81页
   ·TrueTime工具箱第81-87页
     ·工具箱简介第81-84页
       ·Kernel模块第81-84页
       ·Network模块第84页
     ·仿真实验第84-87页
   ·CAE_NCS以太网仿真平台第87-94页
     ·设计方案第87-92页
       ·平台结构第88页
       ·工作原理第88-91页
       ·时钟同步第91-92页
     ·仿真实验第92-94页
       ·迟延测试第92-93页
       ·控制实验第93-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六章 网络控制系统的工程应用第95-110页
   ·引言第95页
   ·FCS165系统简介第95-101页
     ·系统结构第96-98页
     ·软件结构第98-100页
     ·硬件结构第100-101页
   ·驱动方式的工程实现第101-104页
     ·原理设计第101-102页
     ·CAN通讯设计第102-104页
   ·实时数据交换技术第104-109页
     ·OPC标准第104-105页
     ·OPC服务器的实现第105-106页
     ·混合任务集调度算法的设计与实现第106-107页
     ·工程应用实例第107-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10-113页
   ·总结第110-111页
   ·展望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3-12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火电厂热工过程优化控制策略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动力分析与约束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