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其他发酵工业论文

海藻糖合酶特性及固定化条件的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31页
   ·引言第13-14页
   ·开发背景第14页
   ·海藻糖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第14-16页
   ·海藻糖的生物保护机制第16-17页
     ·“水替代”假说第16页
     ·“玻璃态”假说第16-17页
     ·“优先排阻”假说第17页
     ·“化学稳态”假说第17页
   ·海藻糖的检测方法第17-19页
     ·纸层析法第17-18页
     ·薄层层析法第18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8页
     ·气相色谱法第18-19页
   ·海藻糖的生产方法及研究进展第19-23页
     ·微生物抽提法第19-20页
     ·微生物发酵法第20页
     ·基因工程法第20页
     ·酶法合成海藻糖第20-23页
   ·酶及细胞的固定化研究进展第23-30页
     ·通用载体的改善与研究第23-25页
     ·不同固定化方法的联用第25-26页
     ·新型固定化材料和方法的研究第26-28页
     ·磁、光、辐射、声等物理新技术的应用第28-29页
     ·多酶联合固定化技术的发展第29页
     ·展望第29-30页
   ·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及思路第30-31页
     ·固定化海藻糖合酶的意义第30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第30-31页
第2章 海藻糖合酶高产菌株的复合诱变选育第31-40页
   ·引言第31页
   ·实验材料第31-32页
     ·出发菌株第31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31-32页
     ·培养基第32页
     ·试剂的配制第32页
   ·实验方法第32-35页
     ·菌株诱变处理第32-33页
     ·测定方法第33-35页
   ·结果与讨论第35-39页
     ·P06 细胞形态第35页
     ·P06 菌落形态第35-36页
     ·P06 的生长曲线测定第36页
     ·P06 的产酶实验结果第36-37页
     ·紫外线诱变处理结果第37-38页
     ·亚硝基胍(NTG)诱变处理结果第38-39页
     ·诱变株P06-3-5 传代实验第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海藻糖合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的研究第40-52页
   ·引言第40-41页
     ·盐析法第40页
     ·离子交换层析法第40页
     ·凝胶层析法第40-41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1页
     ·实验材料第41页
     ·主要仪器第41页
   ·实验方法第41-43页
     ·粗酶液的制备第41-42页
     ·盐析法纯化粗酶液第42页
     ·Sephadex-G75 凝胶自装柱对海藻糖合酶的纯化第42-43页
     ·Sephadex-G200 凝胶过滤层析柱对海藻糖合酶的分离纯化第43页
     ·蛋白质纯度的鉴定第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50页
     ·盐析法对粗酶的初步纯化第43-44页
     ·Sephadex-G75 凝胶过滤层析柱对海藻糖合酶的分离纯化第44-45页
     ·Sephadex-G200 凝胶过滤层析柱对海藻糖合酶的分离纯化第45-46页
     ·SDS 聚丙烯酰胺电泳所得图谱第46页
     ·海藻糖合酶酶学特性的研究第46-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4章 固定化海藻糖合酶的制备研究第52-60页
   ·引言第52页
   ·材料与方法第52-53页
     ·菌种第52页
     ·主要仪器第52页
     ·方法第52-53页
       ·载体制备方法第52-53页
       ·海藻糖合酶的释放第53页
       ·交联方法第53页
       ·液态酶催化合成海藻糖第53页
       ·固定化酶催化合成海藻糖第53页
       ·酶活力的测定第53页
   ·结果与讨论第53-59页
     ·不同载体的固定化效果第53-54页
     ·戊二醛浓度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第54-55页
     ·交联pH 值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第55-56页
     ·交联温度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第56页
     ·交联时间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第56-57页
     ·液态酶与壳聚糖凝胶的配比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第57-58页
     ·液态酶与固定化酶转化麦芽糖生产海藻糖的对比研究第58页
     ·重复分批酶催化试验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细菌纤维素固定化海藻糖合酶的研究第60-74页
   ·引言第60-61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61页
     ·菌株、培养基及试剂第61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61页
   ·实验方法第61-64页
     ·细菌纤维素的提取和处理方法第61-62页
     ·游离酶的制备第62页
     ·固定化酶的制备第62-63页
     ·酶活力的测定第63页
     ·活力回收的计算方法第63页
     ·海藻糖对麦芽糖转化率的计算第63-64页
     ·海藻糖的分析第64页
   ·结果与讨论第64-72页
     ·海藻糖合酶固定化前后电镜照片第64页
     ·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第64-68页
     ·固定化海藻糖合酶的性质第68-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6章 细菌纤维素固定化海藻糖合酶生产海藻糖工艺条件的研究第74-79页
   ·引言第74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74页
     ·菌株、培养基及试剂第74页
     ·主要仪器第74页
   ·实验方法第74-75页
     ·固定化酶的制备第74-75页
     ·底物初始浓度对海藻糖产率的影响第75页
     ·反应时间对麦芽糖转化率的影响第75页
     ·温度对麦芽糖转化率的影响第75页
     ·海藻糖制取工艺优化设计第75页
     ·酶活测定第75页
   ·结果与讨论第75-78页
     ·底物浓度对海藻糖产率的影响第75-76页
     ·反应时间及温度对麦芽糖转化率的影响第76-77页
     ·海藻糖制取工艺的优化第77-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2页
   ·结论第79-80页
     ·海藻糖合酶高产菌株的复合诱变选育第79页
     ·P06-3-5 海藻糖合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第79页
     ·几种海藻糖合酶固定化载体的比较研究第79-80页
     ·细菌纤维素固定化海藻糖合酶的研究第80页
   ·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致谢第88-89页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株枯草芽孢杆菌产溶纤酶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微粒乳化技术的ASA中性施胶剂的制备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