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30页 |
| ·烯基琥珀酸酐(ASA) | 第13-16页 |
| ·ASA 的基本结构、性质及施胶机理 | 第13-14页 |
| ·ASA 的乳化 | 第14-16页 |
| ·我国ASA 及其配套乳化剂 | 第16页 |
| ·膨润土 | 第16-19页 |
| ·膨润土矿物学特征 | 第16-17页 |
| ·膨润土基本特性 | 第17-18页 |
| ·膨润土改性方法 | 第18-19页 |
| ·氢氧化镁铝 | 第19-22页 |
| ·氢氧化镁铝的基本性质 | 第20-21页 |
| ·氢氧化镁铝的合成 | 第21-22页 |
| ·壳聚糖 | 第22-24页 |
| ·壳聚糖的制备 | 第22页 |
| ·壳聚糖的物理性质 | 第22页 |
| ·壳聚糖的化学性质 | 第22-23页 |
| ·壳聚糖的应用 | 第23-24页 |
| ·微粒乳化技术 | 第24-29页 |
| ·Pickering 乳状液 | 第24页 |
| ·固体粒子在Pickering 乳状液油水界面上吸附与分布 | 第24-25页 |
| ·微粒乳化技术的优点 | 第25页 |
| ·微粒乳化的基本理论 | 第25-26页 |
| ·影响Pickering 乳状液的主要因素 | 第26-28页 |
| ·微粒乳化技术的应用 | 第28-29页 |
|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9-3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9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9-30页 |
| 第2章 改性膨润土对ASA 的乳化与稳定作用 | 第30-41页 |
| ·实验原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 ·原料与试剂 | 第30页 |
| ·膨润土的改性 | 第30页 |
| ·ASA 乳液的制备 | 第30-31页 |
| ·ASA 乳液的表征 | 第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40页 |
| ·氟化钠改性膨润土(MMT)对ASA 的乳化作用 | 第31-36页 |
| ·乳化条件对MMT 乳化的ASA 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36-39页 |
| ·氟化钠改性膨润土的三相接触角 | 第39-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第3章 改性膨润土/氢氧化镁铝复配对ASA 的乳化 | 第41-59页 |
| ·实验原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 ·原料与试剂 | 第41页 |
| ·膨润土的改性 | 第41页 |
| ·氢氧化镁铝的合成 | 第41页 |
| ·ASA 乳液的制备 | 第41-42页 |
| ·ASA 乳液的表征 | 第42页 |
| ·纸样抄造及施胶度测定 | 第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7页 |
| ·MAH、MMT 单独乳化ASA | 第42-43页 |
| ·MMT/MAH 复配对ASA 的乳化 | 第43-48页 |
| ·乳化条件对MMT/MAH 复配体系乳化与稳定作用的影响 | 第48-54页 |
| ·固体微粒用量对ASA 乳化稳定效果及施胶性能的影响 | 第54-57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第4章 改性膨润土/壳聚糖复配对ASA 的乳化 | 第59-68页 |
| ·实验原料与方法 | 第59-60页 |
| ·原料与试剂 | 第59页 |
| ·膨润土的改性 | 第59页 |
| ·ASA 乳液的制备 | 第59页 |
| ·ASA 乳液的表征 | 第59页 |
| ·ASA 乳液的浆内施胶 | 第59-6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7页 |
| ·壳聚糖与MMT 协同乳化ASA | 第60-61页 |
| ·沉淀剂氨水对壳聚糖/MMT 的协同乳化 | 第61-62页 |
| ·氨水对ASA 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62-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第5章 固体微粒乳化ASA 乳液的浆内施胶 | 第68-78页 |
| ·实验原料与方法 | 第68-69页 |
| ·原料与试剂 | 第68页 |
| ·ASA 乳液的制备 | 第68页 |
| ·ASA 乳液的浆内施胶 | 第68页 |
| ·铝盐在ASA 施胶中的作用分析 | 第68-6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7页 |
| ·ASA 乳液的施胶效果对比 | 第69-70页 |
| ·铝盐对ASA 乳液施胶效果的影响 | 第70-71页 |
| ·铝盐在ASA 施胶中的作用分析 | 第71-74页 |
| ·纸张干燥方式对ASA 乳液施胶效果的影响 | 第74-76页 |
| ·浆料种类对ASA 乳液施胶效果的影响 | 第76-77页 |
| ·结论 | 第77-78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1页 |
| ·结论 | 第78-80页 |
| ·本论文创新之处 | 第80页 |
| ·需要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8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