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断路器检修与技改项目的最优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选题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8-11页 |
·设备检修与技改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 第13-19页 |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 | 第13-15页 |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概念 | 第13-14页 |
·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组成 | 第14页 |
·全寿命周期成本基础框架模型 | 第14-15页 |
·设备的状态检修 | 第15-16页 |
·状态检修的含义及主要依据 | 第15页 |
·状态检修的主要方法 | 第15-16页 |
·项目费用估计方法 | 第16页 |
·类比估计法 | 第16页 |
·参数模型法 | 第16页 |
·自上而下估计法 | 第16页 |
·互斥项目成本最优原则 | 第16-17页 |
·互斥项目定义 | 第16页 |
·成本最优原则 | 第16-17页 |
·价值工程理论 | 第17-19页 |
·价值工程的概念 | 第17页 |
·价值工程活动的基本程序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宿州电网高压断路器管理现状 | 第19-28页 |
·电力设备检修与技改的概念 | 第19页 |
·电力设备检修的概念 | 第19页 |
·电力设备技改的概念 | 第19页 |
·宿州电网高压断路器管理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断路器检修的主要方式 | 第20页 |
·断路器技改状况 | 第20页 |
·宿州电网高压断路器管理成效 | 第20-21页 |
·主要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21-23页 |
·现行行业标准不适应电力发展 | 第21页 |
·传统管理方法不适应精益化要求 | 第21-22页 |
·员工队伍素质不适应电力新形势 | 第22页 |
·部分110kV断路器缺陷隐患依然较多 | 第22-23页 |
·主要改进方向 | 第23-28页 |
·适当提高设备标准 | 第23-24页 |
·优化设备检修管理 | 第24-25页 |
·开展状态检修 | 第25-27页 |
·开展大修与技改最优策略研究 | 第27-28页 |
第四章 高压断路器检修与技改的最优策略研究 | 第28-51页 |
·高压断路器故障现象与统计分析 | 第28-34页 |
·高压断路器主要故障现象及处理 | 第28-31页 |
·高压断路器故障统计 | 第31-32页 |
·高压断路器故障范围(点)定性与原因分析 | 第32-33页 |
·确定高压断路器检修重点 | 第33-34页 |
·高压断路器全寿命周期成本分解与估算 | 第34-40页 |
·高压断路器全寿命周期成本分解 | 第34-35页 |
·高压断路器大修方案中的费用估算 | 第35-38页 |
·高压断路器技改方案中的费用估算 | 第38-40页 |
·高压断路器检修与技改年均费用模型与条件 | 第40-42页 |
·高压断路器检修与技改年均费用模型 | 第40-41页 |
·参与比较运算的几个前提条件 | 第41-42页 |
·比选方案全寿命周期成本及年均费用计算 | 第42-44页 |
·城南5台设备的方案计算 | 第42-43页 |
·东郊1台设备的方案计算 | 第43页 |
·刘尧7台设备的方案计算 | 第43-44页 |
·价值工程理论的分析验证 | 第44-51页 |
·价值工程分析方法 | 第44-46页 |
·检修及技术改造功能分析 | 第46页 |
·检修与技改价值量分析 | 第46-51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1-54页 |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51-52页 |
·建议 | 第52页 |
·成果应用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58-59页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