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现代汉语口语中的虚指宾语研究

中文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9页
文献综述第9-17页
   ·“X 什么?”类虚指宾语研究综述第9-11页
   ·“V 他2R”类虚指宾语研究综述第11-12页
   ·“P+动词+P 的”类虚指宾语研究综述第12-13页
   ·对虚指的界定第13-14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4-17页
     ·研究的必要性第14-15页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5页
     ·写法的交代第15页
     ·语料的来源及符号说明第15-17页
第一章 “X 什么”格式中的虚指宾语研究第17-35页
   ·虚指宾语格式“X 什么”的内部分类第17-19页
   ·虚指宾语“什么”出现的句法限制第19-29页
     ·“X 什么”对动词的选择机制第19-24页
     ·“X 什么”对形容词的选择机制第24-29页
   ·虚指宾语“什么”出现的语义、语用环境第29-32页
     ·动词充当“X”时“X 什么”的语义特征:否定;禁止;劝阻第29-31页
     ·形容词充当“X”时“X 什么”的语义特征:禁止;劝阻;反驳第31-32页
   ·“X 什么”句式的起源和发展第32-33页
   ·小结第33-35页
第二章 虚指宾语“他2”及“V 他2R”格式研究第35-52页
   ·“V 他2R”格式中的虚指宾语“他2”第35-36页
   ·虚指宾语“他2”出现的句法限制第36-43页
     ·能占据“V”位置的单音节动词的条件第37-40页
     ·能占据“V”位置的双音节动词的条件第40-42页
     ·对“V 他2R”格式中“R”结构的分析研究第42-43页
   ·虚指宾语“他2”出现的语义、语用环境第43-45页
     ·“V 他2R”格式在语义上具有主观性、建议性和计划性第43-44页
     ·“V 他2R”格式在时间上具有表未来性第44-45页
     ·他2 在“V 他2R”格式中起到体现爽气、加强语气的作用第45页
   ·“V 他2R”格式与“V 他1R”的对比分析第45-48页
   ·虚指宾语“他2”及“V 他2R”格式的发展演变第48-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虚指宾语“P 的”及“P+动词+P 的”格式研究第52-60页
   ·虚指宾语“P 的”简述第52页
   ·虚指宾语“P 的”出现的句法限制第52-57页
     ·能占据“P”位置的人称代词研究第52-53页
     ·能进入“P+动词+P 的”格式的动词研究第53-57页
   ·虚指宾语“P 的”出现的语义语用环境第57-59页
   ·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三类虚指宾语的共性分析和理论解释第60-67页
   ·三类虚指宾语之间的共性分析第60-63页
     ·三类虚指宾语在语音上的共性:逻辑重音分布相同第60页
     ·三类虚指宾语在句法特征上的共性第60-61页
     ·三类虚指宾语在语义、语用方面的共性第61-62页
     ·三类虚指宾语虚指用法的必然性分析第62-63页
   ·与三类虚指宾语相关的理论解释第63-66页
     ·焦点理论分析第63-64页
     ·不及物动词带虚指宾语的认知解释第64-65页
     ·三类虚指宾语句的无界性第65-66页
   ·小结第66-67页
余论第67-68页
附录(一)第68-70页
附录(二)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儿女英雄传》程度副词计量研究
下一篇:吴语、南京话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