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基于机器人的柴油机气缸盖堆焊技术开发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3页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第14-15页
   ·焊接机器人技术研究现状第15-21页
     ·焊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第15页
     ·焊接机器人系统设备之间的协调控制技术第15页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仿真技术第15-18页
     ·焊接机器人用弧焊电源的研究第18页
     ·寻找焊缝起始点系统第18-19页
     ·焊缝跟踪技术的研究第19-20页
     ·机器人用焊接工艺方法第20-21页
   ·镍基合金堆焊第21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气缸盖的结构分析和焊接技术要求第23-28页
   ·引言第23页
   ·气缸盖结构分析第23-25页
   ·气缸盖模拟件设计第25-26页
     ·设计要求第25页
     ·设计结果第25-26页
   ·气缸盖焊接技术要求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气缸盖焊接性分析第28-34页
   ·引言第28页
   ·Inconel718 焊接性第28-30页
     ·Inconel718 高温合金第28-29页
     ·Inconel718 焊接时存在的问题第29-30页
   ·S19Mo 焊接性第30-32页
     ·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问题第31页
     ·焊接接头的刀状腐蚀第31-32页
     ·焊接接头的热裂纹问题第32页
   ·S19Mo/Inconel718 焊接性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设计第34-48页
   ·引言第34页
   ·总体方案设计第34-35页
   ·焊接机器人选型第35-38页
     ·机器人本体第35-37页
     ·机器人控制柜第37-38页
   ·示教盒第38页
   ·焊接电源的选配第38-39页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送丝装置的选择第39-40页
   ·焊枪及其清枪剪丝装置设计与选配第40-42页
     ·焊枪的选择第40-41页
     ·焊枪清理单元的选择第41-42页
   ·集气与供气系统第42-44页
     ·减压器第43页
     ·流量计第43-44页
   ·电缆支架第44-45页
     ·电缆线路的安装紧固间距第44-45页
     ·电缆接地第45页
   ·安全系统设计第45-47页
     ·安全防护措施第46页
     ·安全操作应急系统设计第46-47页
     ·排烟装置第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气缸盖虚拟制造与仿真设计第48-72页
   ·引言第48页
   ·虚拟制造与仿真的发展和应用第48-49页
     ·仿真技术的特征第49页
     ·机器人仿真技术的分类第49页
   ·仿真软件简介第49-50页
   ·气缸盖的Pro/E 建模第50-52页
   ·机器人的选择及变位机的设计第52-55页
     ·机器人的选择第52-53页
     ·变位机选择第53-54页
     ·变位机改进第54-55页
   ·气缸盖仿真设计步骤第55-56页
   ·工作站空间位置的布置第56页
   ·堆焊路径规划第56-58页
     ·机器人运动要求第56-57页
     ·堆焊路径选择第57-58页
   ·焊枪行走轨迹规划第58-59页
   ·转角焊缝的修正第59-60页
   ·工作准备第60-64页
     ·实现联动第60-61页
     ·示教联动第61-62页
     ·碰撞检测第62-64页
   ·焊接机器人的任务规划第64-68页
   ·离线编程技术开发第68-71页
     ·机器人VRML 语言第68-69页
     ·仿真设计与离线编程的通信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6章 工艺试验第72-90页
   ·引言第72页
   ·焊缝起始点自寻位试验第72-75页
     ·TOUCHSENCE 自寻位系统第72页
     ·TOUCHSENCE 寻位原理第72-73页
     ·TOUCHSENCE 纠偏示意第73-75页
   ·CO_2 含量对焊缝质量的影响第75-76页
   ·接头质量的控制第76-79页
     ·堆焊成型过程中出现“下塌”现象第77-78页
     ·接头模拟试验第78-79页
   ·堆焊质量评定及分析第79-81页
     ·表面成型质量影响因素第79页
     ·多道焊缝成型质量评定指标第79-81页
     ·堆焊表面质量控制第81页
   ·道间距对成型质量的影响第81-83页
   ·堆焊工艺试验第83-88页
     ·焊前准备第83页
     ·工艺参数分析第83-85页
     ·多层多道焊工艺试验第85-88页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结论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附录第96-102页
详细摘要第102-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通讯产品装配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的船舶航向控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