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PBL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4页
 一、研究的背景第8-10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三、PBL 教学法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四、研究方法第12-13页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3-14页
第一章 PBL 教学法理论概述第14-22页
 一、PBL 教学法的理论基础第14-17页
  (一) 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Dewey Pragmatism)第14-15页
  (二) 认知建构主义理论(cognitive constructivism)第15-16页
  (三) 情境学习理论(situated learning)第16-17页
  (四) 合作学习理论第17页
 二、PBL 教学法的主要特征第17-19页
  (一) PBL 教学法三要素的特征第17-18页
  (二) PBL 学习过程的特征第18-19页
 三、PBL 教学法的基本流程第19-22页
  (一) 组织小组第19页
  (二) 开始一个新问题第19页
  (三) 后续行动第19-20页
  (四) 展示成果第20页
  (五) 解决问题后的反思第20-22页
第二章 PBL 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第22-30页
 一、研究的对象第22页
 二、PBL 教学法的实施过程第22-30页
  (一) PBL 教学法实施前的准备第22-23页
  (二) PBL 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第23-25页
  (三) “FLASH 制作”专题教学的设计方案及流程第25-28页
  (四) “FLASH 制作”学习过程(附图1)第28-30页
第三章 PBL 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效果及存在问题分析第30-36页
 一、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第30-33页
  (一) PBL 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第30页
  (二) PBL 教学法从元认知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第30-31页
  (三) PBL 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第31页
  (四) PBL 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文献检索和网络资源运用的能力第31页
  (五) PBL 教学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第31-33页
 二、实施PBL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33-36页
  (一) 学生存在的问题第33-34页
  (二) 教师及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第34-36页
第四章 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推行PBL 教学法的建议第36-39页
 一、PBL 教学法和传统的教学法相结合第36-37页
 二、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考核第37页
 三、加强课程结构优化第37页
 四、提高教师素质第37-38页
 五、编写适宜PBL 教学法需要的教材第38页
 六、逐步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反馈体系第38页
 七、提供相应的教学设备,大力推进PBL 教学法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1页
附件第41-52页
后记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下一篇: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督导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