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对初中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对话教学的解析 | 第11-17页 |
(一) 对话教学的含义及其特征 | 第13-14页 |
(二) 在初中美术"欣赏·评述"领域开展对话教学的意义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对话教学的基本类型 | 第17-32页 |
(一) 教师深度理解教材的师本对话 | 第17-21页 |
1.初步解读教材把握整体设课意图 | 第18页 |
2.详细解读教材总结筛选 | 第18-21页 |
(二) 学生了解教材形成初步观念的生本对话 | 第21-22页 |
(三) 透彻了解学生激发感悟的师生对话 | 第22-28页 |
(四) 交流合作互补与探讨的生生对话 | 第28-29页 |
(五) 建构自身观念反思重构的自我对话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对话教学的教学策略 | 第32-44页 |
(一) 围绕美术课程标准设计教学目标 | 第32-36页 |
(二) 根据文本教材和学生需求设计教学话题 | 第36-37页 |
(三) 注重学生审美体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 第37-44页 |
1.环境预设式导课阶段的对话设计 | 第37-38页 |
2.循序渐进式讲授新课阶段的对话设计 | 第38-42页 |
3.简明扼要式总结阶段的对话设计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对话教学的教学评价 | 第44-52页 |
(一) 教学评价原则 | 第44-47页 |
1.目的明确客观科学的评价 | 第44页 |
2.激励促发展的主体取向评价 | 第44-45页 |
3.注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整体性评价 | 第45页 |
4.三结合的动态开放性评价 | 第45-46页 |
5.建立长期有效的评价机制 | 第46-47页 |
(二) 教学评价内容 | 第47-49页 |
(三) 教学评价方法 | 第49-52页 |
1.情境观察法 | 第49页 |
2.问卷调查、访谈法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