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材料论文--元素半导体论文

N型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2页
    1.1 太阳能发电技术概述第17-19页
    1.2 晶体硅太阳电池概述第19-21页
    1.3 n型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研究进展第21-32页
        1.3.1 PERT太阳电池技术第21-24页
        1.3.2 HIT太阳电池技术第24-27页
        1.3.3 IBC太阳电池技术第27-31页
        1.3.4 HBC太阳电池技术第31-32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42页
第二章 计算原理及测试方法第42-58页
    2.1 计算原理第42-48页
        2.1.1 PC1D计算原理第42-45页
        2.1.2 EDNA2 计算原理第45-46页
        2.1.3 Wafer Ray Tracer计算原理第46-48页
    2.2 主要测试方法第48-55页
        2.2.1 掺杂浓度测试仪第48-50页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50-51页
        2.2.3 少子寿命测试仪第51-54页
        2.2.4 量子效率测试仪第54-55页
    2.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第三章 晶体硅太阳电池制备的主要工艺第58-76页
    3.1 前清洗工艺第58-62页
        3.1.1 硅片去损伤层,并制作绒面第58-60页
        3.1.2 单晶硅片的绒面制作第60-61页
        3.1.3 多晶硅片的绒面制作第61-62页
    3.2 掺杂工艺第62-65页
        3.2.1 扩散方法与工艺第63-65页
    3.3 钝化减反射膜工艺第65-70页
        3.3.1 减反射膜的原理第65-67页
        3.3.2 减反射膜的材料及制备方法第67-69页
        3.3.3 PECVD法制作减反射膜的设备第69-70页
    3.4 金属化电极制备工艺第70-72页
        3.4.1 背表面电场的制作第71-72页
        3.4.2 电极的制作第72页
    3.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第四章 薄层Al_2O_3钝化硼发射极n型双面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制备研究第76-98页
    4.1 引言第76-77页
    4.2 实验和模拟第77-81页
        4.2.1 n型双面太阳电池的制造第77-79页
        4.2.2 EDNA2和PC1D软件模拟第79-80页
        4.2.3 表征第80-81页
    4.3 结果和讨论第81-92页
        4.3.1 太阳电池前驱体的特征第81-83页
        4.3.2 p+发射极表面饱和电流密度的模拟第83-85页
        4.3.3 厚度为2 nm和4 nm Al2O3双面电池的性能分析第85-88页
        4.3.4 丝网印刷技术对太阳电池的影响第88-90页
        4.3.5 用PC1D模拟软件优化n型双面晶硅太阳电池第90-91页
        4.3.6 n型双面晶硅太阳电池的量化生产的可行性第91-92页
    4.4 本章小结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8页
第五章 激光掺杂SE+TOPCon型n-PERT双面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制备与研究第98-114页
    5.1 引言第98-100页
    5.2 实验和表征第100-102页
        5.2.1 n型双面太阳电池的制造第100-101页
        5.2.2 表征第101-102页
    5.3 结果和讨论第102-109页
        5.3.1 激光掺杂的太阳电池的特征第102-105页
        5.3.2 TOPCon结构对n型晶硅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第105-108页
        5.3.3 激光SE+TOPCon复合结构对n型晶硅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第108-109页
    5.4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4页
第六章 基于工业化的背结背接触晶硅太阳电池的研发第114-138页
    6.1 引言第114-115页
    6.2 实验第115-118页
        6.2.1 BJBC晶硅太阳电池的制造第115-117页
        6.2.2 表征方法第117-118页
    6.3 结果和讨论第118-131页
        6.3.1 前表面和背表面的光学特性第118-120页
        6.3.2 前表面和背表面掺杂区域的优化第120-123页
        6.3.3 激光图形化第123-125页
        6.3.4 丝网印刷金属化的优化第125-128页
        6.3.5 BJBC硅太阳电池的性能分析第128-131页
    6.4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8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38-142页
    7.1 总结第138-140页
    7.2 创新点第140-141页
    7.3 展望第141-142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幼儿园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操作法运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