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7页 |
摘要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1.1 γ-PGA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 第8-9页 |
1.2 γ-PGA的微生物合成 | 第9-11页 |
1.2.1 γ-PGA的产生菌 | 第9页 |
1.2.2 γ-PGA生物合成途径 | 第9-10页 |
1.2.3 γ-PGA生物合成酶和基因 | 第10-11页 |
1.3 γ-PGA的微生物发酵 | 第11页 |
1.3.1γ-PGA的液体发酵 | 第11页 |
1.3.2 γ-PGA的固体发酵 | 第11页 |
1.4 γ-PGA发酵的影响因素 | 第11-12页 |
1.4.1 碳氮源的影响 | 第12页 |
1.4.2 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12页 |
1.4.3 培养条件的影响 | 第12页 |
1.5 γ-PGA的应用 | 第12-14页 |
1.5.1 食品 | 第12-13页 |
1.5.2 医疗 | 第13页 |
1.5.3 环保 | 第13-14页 |
1.5.4 化妆品 | 第14页 |
1.5.5 农业 | 第14页 |
1.6 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7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γ-聚谷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 第16-29页 |
2.1 前言 | 第16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17-20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0-28页 |
2.3.1 解淀粉芽孢杆菌YP-11 的诱变筛选 | 第20-23页 |
2.3.2 提取物中γ-PGA的纯度 | 第23-28页 |
2.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聚谷氨酸的固体发酵工艺研究 | 第29-43页 |
3.1 前言 | 第29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2页 |
3.3.1 γ-PGA固体发酵基质的优化 | 第31-33页 |
3.3.2 γ-PGA固体发酵条件优化 | 第33-36页 |
3.3.3 不同无机盐对γ-PGA固体发酵的影响 | 第36-38页 |
3.3.4 不同碳氮源对γ-PGA固体发酵的影响 | 第38-42页 |
3.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γ-PGA对玉米、小麦幼苗和金盏菊出苗的影响 | 第43-49页 |
4.1 前言 | 第43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4.2.1 材料 | 第43页 |
4.2.2 γ-PGA的制备 | 第43页 |
4.2.3 玉米水培试验 | 第43页 |
4.2.4 小麦水培试验 | 第43-44页 |
4.2.5 金盏菊育苗试验 | 第44页 |
4.2.6 SPAD-502叶绿素计测定叶绿色含量 | 第44页 |
4.2.7 TTC法测定根系活力 | 第4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4.3.1 γ-PGA对玉米幼苗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2 γ-PGA对小麦幼苗的影响 | 第45-47页 |
4.3.3 γ-PGA对金盏菊出苗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Abstract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