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无结构小组中混龄幼儿同伴交往研究--基于H市B幼儿园的混龄游戏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部分 绪论第11-29页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第11-13页
        (一) 研究缘起第11-12页
        (二) 选题意义第12-13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第13-15页
        (一) “无结构小组”第13-14页
        (二) 混龄幼儿同伴交往第14页
        (三) 幼儿园混龄游戏第14-15页
    三、研究综述第15-29页
        (一) 关于“无结构小组”的研究第15-17页
        (二) 混龄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第17-27页
        (三) 混龄幼儿与同龄幼儿同伴交往活动的比较研究第27-29页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第29-41页
    一、研究对象第29页
        (一) 目标园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第29页
        (二) 观察混龄幼儿间具体的同伴交往事件第29页
    二、研究方法第29-33页
        (一) 观察法第29-32页
        (二) 访谈法第32页
        (三) 同伴提名法第32-33页
        (四) 文献法第33页
    三、研究目的、问题与内容第33-34页
        (一) 研究目的第33-34页
        (二) 研究问题第34页
        (三) 研究内容第34页
    四、研究实施依据第34-41页
        (一) 无结构小组的构成和价值第35-36页
        (二) 幼儿交往策略类别的划分依据和界定第36-41页
第三部分 无结构小组中混龄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结果呈现第41-67页
    一、无结构小组中混龄幼儿同伴交往行为量的统计与描述第41-54页
        (一) 无结构小组中混龄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总体特征第41页
        (二) 无结构小组中幼儿所运用的同伴交往策略分析第41-46页
        (三) 无结构小组中幼儿所运用的同伴交往方式分析第46-47页
        (四) 无结构小组中幼儿同伴交往持续时间的分析第47-48页
        (五) 无结构小组中幼儿同伴交往结果分析第48-51页
        (六) 无结构小组中不同游戏类型下幼儿同伴交往行为分析第51-54页
    二、无结构小组中混龄幼儿同伴交往行为质的描述与分析第54-67页
        (一) 幼儿的交往策略第54-60页
        (二) 幼儿的交往方式第60-63页
        (三) 幼儿的交往态度第63-65页
        (四) 幼儿交往过程中的成员构成第65-67页
第四部分 无结构小组游戏活动形式影响下幼儿的社交网络分析第67-77页
    一、无结构小组游戏活动形式影响下幼儿社交网络的具体分析第67-74页
        (一) 无结构小组游戏活动形式影响下幼儿的社交网络规模和密度第67-68页
        (二) 无结构小组游戏活动形式影响下幼儿同伴交往网络的个体中心度分析第68-72页
        (三) 无结构小组中幼儿同伴交往网络的团聚子群分析第72-74页
    二、无结构小组中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与其社交网络的关系第74-77页
        (一) 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与其同伴交往网络中点度中心度的关系第74-75页
        (二) 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与其同伴交往网络中中间中心度的关系第75页
        (三) 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与其在同伴交往网络中所形成的团聚子群的关系第75-77页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77-85页
    一、无结构小组中混龄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主要特征第77-81页
        (一) 无结构小组中混龄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差异性特征第77-80页
        (二) 无结构小组中幼儿同伴交往行为与其社交网络的关系第80-81页
    二、无结构小组中混龄幼儿交往行为的影响因素第81-85页
        (一) 游戏环境的影响第81-82页
        (二) 幼儿心理因素的影响第82-85页
第六部分 研究思考与教育建议第85-91页
    一、研究思考第85-87页
        (一) 无结构小组为不同年龄幼儿创设了多样化发展的可能第85-86页
        (二) 无结构小组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境第86-87页
    二、教育建议第87-90页
        (一) 创设具有无结构小组特征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交往热情第87-89页
        (二) 正确发挥教师的作用,提升幼儿的交往水平第89-90页
    三、研究不足及展望第90-91页
        (一)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90页
        (二) 本研究后续研究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6页
附录A 无结构小组中混龄幼儿同伴交往情况观察记录表第96-97页
附录B 幼儿教师访谈提纲第97-9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8-99页
致谢第99-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师幼互动中教师情绪特征的表现分析--以某幼儿园两名中班教师为例
下一篇:幼儿园男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叙事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三位幼儿园男教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