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1 运营车辆荷载发展概述 | 第13页 |
1.1.2 研究的必要性 | 第13-15页 |
1.1.3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2.1 运营车辆荷载效应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2 可靠度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3 货车间距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1-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2 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运营车辆荷载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 | 第23-53页 |
2.1 数据来源 | 第23-26页 |
2.1.1 WIM动态称重系统 | 第23-24页 |
2.1.2 动态称重数据来源 | 第24-26页 |
2.2 车辆荷载样本数据分析 | 第26-47页 |
2.2.1 车型分析 | 第26-29页 |
2.2.2 车重分布分析 | 第29-37页 |
2.2.3 轴重的统计分析 | 第37-47页 |
2.3 新旧政策对超限问题的整治情况分析 | 第47-51页 |
2.3.1 政策分析 | 第47-48页 |
2.3.2 旧政策治超情况统计 | 第48-50页 |
2.3.3 新政策治超情况统计 | 第50-5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基于WIM的荷载效应研究 | 第53-81页 |
3.1 引言 | 第53页 |
3.2 实测货车荷载效应计算流程及参数选取 | 第53-59页 |
3.2.1 货车荷载效应计算流程 | 第53-55页 |
3.2.2 车辆轴距参数 | 第55-57页 |
3.2.3 行驶间距参数 | 第57-58页 |
3.2.4 规范荷载效应 | 第58-59页 |
3.3 新政前后荷载效应结果及对比 | 第59-64页 |
3.3.1 新政前的荷载效应结果 | 第59-61页 |
3.3.2 新政后的荷载效应结果 | 第61-62页 |
3.3.3 新政前后的荷载效应对比 | 第62-64页 |
3.4 不同车辆运行状态的荷载效应对比 | 第64-80页 |
3.4.1 一般、密集状态下的货车荷载效应结果 | 第64-70页 |
3.4.2 拥堵状态下的货车荷载效应计算结果 | 第70-8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四章 车辆荷载对既有桥梁可靠度影响分析 | 第81-91页 |
4.1 引言 | 第81页 |
4.2 可靠度理论 | 第81-84页 |
4.2.1 基本理论 | 第81-82页 |
4.2.2 可靠指标 | 第82-83页 |
4.2.3 校准法 | 第83-84页 |
4.3 基于WIM的货车荷载作用下既有桥梁可靠度计算方法 | 第84-86页 |
4.3.1 桥梁可靠度计算前提 | 第84页 |
4.3.2 桥梁可靠度计算方法流程 | 第84-86页 |
4.4 既有桥梁实际模型 | 第86-90页 |
4.4.1 工程概况 | 第86-87页 |
4.4.2 剩余抗力计算 | 第87-88页 |
4.4.3 可靠度计算 | 第88-90页 |
4.5 小结 | 第90-91页 |
第五章 重货车安全间距探讨 | 第91-111页 |
5.1 引言 | 第91页 |
5.2 基于WIM数据的典型重货车选取确定 | 第91-92页 |
5.3 模板车轴重分布特性分析 | 第92-100页 |
5.3.1 模板四轴车分析 | 第92-95页 |
5.3.2 模板五轴车分析 | 第95-97页 |
5.3.3 模板六轴车分析 | 第97-100页 |
5.4 参数确定 | 第100-101页 |
5.4.1 可靠度计算 | 第100页 |
5.4.2 荷载效应确定 | 第100-101页 |
5.5 基于既有桥梁可靠度的的货车安全车距 | 第101-109页 |
5.5.1 四轴车车距分析 | 第102-104页 |
5.5.2 五轴车车距分析 | 第104-106页 |
5.5.3 六轴车车距分析 | 第106-109页 |
5.6 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11-113页 |
6.1 结论 | 第111-112页 |
6.2 展望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7页 |
致谢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