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前置性学习 | 第9-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2、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2.1.1 生本教育 | 第13页 |
2.1.2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 | 第13-14页 |
2.1.3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 第14页 |
2.1.4 自我效能感 | 第14-15页 |
2.2 前置性学习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2.3 前置性学习的基本教学模式 | 第17-19页 |
3、研究设计 | 第19-21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3.2 研究方案 | 第19-20页 |
3.3 实验对象 | 第20页 |
3.4 研究工具 | 第20-21页 |
4、实验对象的选择与实验前的准备 | 第21-27页 |
4.1 整体设计及结果 | 第21页 |
4.2 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21-22页 |
4.3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选取 | 第22-27页 |
4.3.1 期中成绩分析 | 第22-23页 |
4.3.2 自我效能感问卷前测分析 | 第23-27页 |
5、前置性学习教学实验过程 | 第27-43页 |
5.1 前置性作业的分类及设计 | 第27-33页 |
5.2 前置性作业设计策略小结 | 第33-34页 |
5.2.1 前置性作业结构建议 | 第33-34页 |
5.2.2 前置性作业设计策略 | 第34页 |
5.3 前置性学习教学实践案例 | 第34-37页 |
5.4 教学实验的反思和总结 | 第37-43页 |
6、前置性学习教学实验成果检验 | 第43-51页 |
6.1 成绩分析 | 第43-44页 |
6.2 自我效能感问卷分析 | 第44-48页 |
6.3 小结 | 第48-51页 |
7、总结与反思 | 第51-53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7.2 反思 | 第51-52页 |
7.3 研究的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附录一 | 第57-59页 |
附录二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