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印青声乐作品创作历程 | 第9-11页 |
一、创作初期1972年—1987年 | 第9页 |
二、创作上升期1988年—1999年 | 第9页 |
三、创作巅峰期2000年以后 | 第9-11页 |
第二章 印青声乐作品创作特征 | 第11-16页 |
第一节 主题时代性 | 第11-13页 |
一、主旋律歌曲反映国家社会发展大方向 | 第11-12页 |
二、军旅歌曲与时代潮流接轨 | 第12-13页 |
三、抒情歌曲与现实生活相融 | 第13页 |
第二节 取材多样性 | 第13-16页 |
一、江南音乐元素 | 第13-14页 |
二、西北音乐元素 | 第14页 |
三、藏族音乐元素 | 第14-15页 |
四、戏曲音乐元素 | 第15页 |
五、通俗音乐元素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印青创作歌曲的演唱分析——以个人音乐会曲目为例 | 第16-22页 |
第一节 准确把握演唱的风格 | 第16-17页 |
一、通过创作背景把握歌曲风格 | 第16页 |
二、通过歌曲风格把握演唱风格 | 第16页 |
三、通过歌曲的强弱节奏把握演唱风格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旋律和歌词演唱的准确性 | 第17-18页 |
一、准确读谱唱谱,把握旋律线条 | 第17-18页 |
二、充分理解歌词大意,把握作品内涵 | 第18页 |
第三节 作品曲式与结构分析 | 第18-19页 |
第四节 情感的处理 | 第19-20页 |
第五节 自我理解 | 第20-22页 |
一、歌唱语言与文学语言的统一性 | 第20页 |
二、气口安排的合理性 | 第20页 |
三、呼吸运用的重要性 | 第20-22页 |
结论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6页 |
附录 | 第26-52页 |
谢辞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