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列车用可变刚度磁流变阻尼器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6-23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6-18页 |
1.2 振动控制的分类 | 第18-20页 |
1.3 磁流变阻尼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2. 磁流变液及其本构模型 | 第23-33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磁流变液 | 第23-24页 |
2.2.1 磁流变液的发展 | 第23-24页 |
2.2.2 磁流变液的构成 | 第24页 |
2.3 基于磁流变液器件的特性 | 第24-26页 |
2.3.1 磁流变液的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2.3.2 磁流变液的力学特性 | 第25-26页 |
2.4 磁流变器件的工作模式 | 第26-27页 |
2.5 磁流变液的本构模型 | 第27-32页 |
2.5.1 Bingham模型 | 第28-29页 |
2.5.2 Bouc-Wen模型 | 第29-32页 |
2.6 总结 | 第32-33页 |
3. 传统磁流变阻尼器及其力学模型 | 第33-46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磁流变阻尼器 | 第33-36页 |
3.2.1 单出杆式磁流变阻尼器 | 第33-35页 |
3.2.2 双出杆式磁流变阻尼器 | 第35页 |
3.2.3 旁系式磁流变阻尼器 | 第35-36页 |
3.3 传统双出杆式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与实验 | 第36-40页 |
3.3.1 材料的选择 | 第36-37页 |
3.3.2 结构的设计 | 第37-38页 |
3.3.3 磁流变阻尼器的实验 | 第38-40页 |
3.4 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 | 第40-45页 |
3.5 总结 | 第45-46页 |
4. 变刚度变阻尼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模型 | 第46-55页 |
4.1 引言 | 第46-49页 |
4.2 变刚度变阻尼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模型提出 | 第49-51页 |
4.3 变刚度变阻尼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讨论 | 第51-54页 |
4.4 总结 | 第54-55页 |
5. 变刚度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与实验 | 第55-72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变刚度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 | 第55-60页 |
5.3 变刚度磁流变阻尼器的运动状态分析 | 第60-63页 |
5.4 变刚度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参数与仿真 | 第63-67页 |
5.4.1 仿真控制外筒电流不变而内筒电流变化 | 第64-65页 |
5.4.2 仿真控制内筒电流不变而外筒电流变化 | 第65-67页 |
5.5 变刚度磁流变阻尼器的实验分析 | 第67-71页 |
5.5.1 实验控制内筒电流不变而外筒电流变化 | 第69-70页 |
5.5.2 实验控制外筒电流不变而内筒电流变化 | 第70-71页 |
5.6 总结 | 第71-7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文章主要工作内容 | 第72页 |
6.2 论文主要工作以及创新点 | 第72-73页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