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数据分析观念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 第9页 |
1.1.2 “统计观念”到“数据分析观念”的转变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2.1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2.2 概念的界定 | 第16-19页 |
第三章 数据分析观念评价框架的建立及维度分析 | 第19-23页 |
3.1 评价框架建立的依据 | 第19-20页 |
3.1.1 依据课程标准对“数据分析观念”的解释 | 第19页 |
3.1.2 依据已有的相关文献 | 第19-20页 |
3.2 数据分析观念的维度分析 | 第20-23页 |
3.2.1 对数据的意识和感悟 | 第20页 |
3.2.2 对数据分析方法的意识和感悟 | 第20-21页 |
3.2.3 对现实现象随机性的意识和感悟 | 第21-23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23-29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3-25页 |
4.2.1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4.2.2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4.3 测试卷的编制 | 第25-29页 |
第五章 研究过程 | 第29-41页 |
5.1 预测试及调查 | 第29-38页 |
5.1.1 预调查实施过程 | 第29页 |
5.1.2 预调查结果分析 | 第29-38页 |
5.2 正式测试及调查 | 第38-41页 |
5.2.1 正式测试的对象 | 第38-39页 |
5.2.2 正式测试卷的编码 | 第39-41页 |
第六章 测试结果分析 | 第41-53页 |
6.1 描述性分析 | 第41-46页 |
6.1.1 维度一:对数据的意识和感悟 | 第41-43页 |
6.1.2 维度二:对数据分析方法的意识和感悟 | 第43-44页 |
6.1.3 维度三:对现实现象随机性的意识和感悟 | 第44-46页 |
6.2 差异性分析 | 第46-53页 |
6.2.1 性别差异分析 | 第46-50页 |
6.2.2 城乡差异分析 | 第50-53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反思 | 第53-59页 |
7.1 结论 | 第53-55页 |
7.2 原因 | 第55-56页 |
7.2.1 教师在数据分析观念的理解上有所欠缺 | 第55页 |
7.2.2 教师过于注重数据分析的应试能力,而忽视其应用能力的培养 | 第55页 |
7.2.3 缺少有效的课堂活动 | 第55-56页 |
7.3 对策 | 第56页 |
7.3.1 教师要正确认识数据分析观念 | 第56页 |
7.3.2 让学生参与数据分析的全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 第56页 |
7.3.3 运用生活实际,创设课堂活动 | 第56页 |
7.4 反思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A:六年级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现状的调查研究 | 第61-63页 |
附录B:教师访谈内容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