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 创新点及难点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工作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常用无线定位技术 | 第17-23页 |
2.1 常用无线通信技术 | 第17-18页 |
2.2 常用定位技术 | 第18-21页 |
2.2.1 基于RSSI测距的定位技术 | 第18-19页 |
2.2.2 基于TOA测距的定位技术 | 第19页 |
2.2.3 基于TDOA测距的定位技术 | 第19-21页 |
2.2.4 基于AOA测距的定位技术 | 第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算法 | 第23-32页 |
3.1 三边测距定位算法 | 第23页 |
3.2 RSSI测距 | 第23-27页 |
3.2.1 RSSI测距模型 | 第24页 |
3.2.2 环境对RSSI测距算法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3 改进RSSI的井下人员定位算法 | 第25-27页 |
3.3 加权质心定位算法 | 第27-32页 |
3.3.1 质心算法 | 第27-28页 |
3.3.2 加权质心算法 | 第28-32页 |
第四章 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32-47页 |
4.1 平台总体设计 | 第32-34页 |
4.1.1 需求分析 | 第32页 |
4.1.2 系统功能 | 第32-33页 |
4.1.3 系统结构 | 第33-34页 |
4.2 平台硬件设计 | 第34-38页 |
4.2.1 芯片选择 | 第34页 |
4.2.2 模块介绍 | 第34-35页 |
4.2.3 硬件节点设计 | 第35-38页 |
4.3 平台软件设计 | 第38-47页 |
4.3.1 IAR开发环境 | 第38-39页 |
4.3.2 总线模块软件设计 | 第39-40页 |
4.3.3 对节点软件进行相关设计 | 第40-43页 |
4.3.4 关于上位机的相关设计 | 第43-47页 |
第五章 仿真实验误差分析 | 第47-53页 |
5.1 仿真实验 | 第47-48页 |
5.2 误差分析 | 第48-53页 |
5.2.1 误差来源分析 | 第48-49页 |
5.2.2 误差处理方法 | 第49-51页 |
5.2.3 对比分析 | 第51-5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总结 | 第53页 |
6.2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