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距关系模型下WSN多跳路由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安排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 第15-16页 |
1.3.2 本文组织架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及路由协议 | 第17-27页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 | 第17-18页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概述 | 第18-20页 |
2.2.1 路由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2.2.2 路由协议设计要求 | 第20页 |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分析 | 第20-26页 |
2.3.1 平面路由协议 | 第21-23页 |
2.3.2 层次路由协议 | 第23-26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节点关系模型改进及路由方法设计 | 第27-34页 |
3.1 节点关系模型 | 第27-29页 |
3.1.1 基于距离的节点关系模型分析 | 第27-28页 |
3.1.2 基于能距的节点关系模型 | 第28-29页 |
3.2 网络初始化 | 第29-33页 |
3.2.1 广播授时及获取ID | 第30-31页 |
3.2.2 测距与能距表更新 | 第31-32页 |
3.2.3 能距表流转 | 第32-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基于能距关系模型的多跳路由方法设计 | 第34-43页 |
4.1 系统模型及假设 | 第34-36页 |
4.1.1 网络模型 | 第34页 |
4.1.2 能耗模型 | 第34-35页 |
4.1.3 相关假设 | 第35-36页 |
4.2 MRPG多跳路由方法 | 第36-42页 |
4.2.1 路径模型 | 第36页 |
4.2.2 MRPG路由方法描述 | 第36-37页 |
4.2.3 两个重要参数 | 第37-39页 |
4.2.4 MRPG的算法设计 | 第39-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43-51页 |
5.1 仿真环境 | 第43页 |
5.2 WSN路由协议性能评价指标 | 第43页 |
5.3 统一能耗模型与参数设置 | 第43-44页 |
5.4 MRPG的两种算法比较分析 | 第44-46页 |
5.5 四种路由协议仿真分析 | 第46-50页 |
5.5.1 首个节点死亡及网络生存周期 | 第46-47页 |
5.5.2 每轮单位数据平均能耗 | 第47-49页 |
5.5.3 能耗均衡 | 第49-5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