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的语义及篇章功能分析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9页 |
1.2 前人研究成果概况 | 第9-13页 |
1.2.1 关于“好像”的共时层面上的研究 | 第9-11页 |
1.2.2 历时层面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3 关于篇章方面的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 | 第13页 |
1.4 语料来源 | 第13-15页 |
第2章 “好像”的语义及句法分析 | 第15-33页 |
2.1 “好像”的语义分析 | 第15-25页 |
2.1.1 词典释义 | 第15-17页 |
2.1.2 “好像”的基本语义特征 | 第17-21页 |
2.1.3 “好像”句式的语义结构模式 | 第21-25页 |
2.2 “好像”的句法分布 | 第25-29页 |
2.2.1 “好像”的句法位置 | 第25-27页 |
2.2.2 “好像”的后接成分 | 第27-29页 |
2.3 语气副词“好像”的句类分布 | 第29-33页 |
第3章 “好像”篇章衔接功能 | 第33-46页 |
3.1 “好像”在篇章中所衔接的语言单位 | 第33-34页 |
3.2 “好像”在篇章中的移位及其引起的功能差别 | 第34-38页 |
3.2.1 “好像”在篇章中的移位 | 第35-36页 |
3.2.2 “好像”移位后引起的功能差异 | 第36-38页 |
3.3 “好像”的篇章衔接方式 | 第38-42页 |
3.3.1 重复使用和同类连用 | 第38-39页 |
3.3.2 “好像”与连词共现 | 第39-41页 |
3.3.3 “好像”与其他语气副词共现 | 第41-42页 |
3.4 “好像”在篇章中的语用特征 | 第42-46页 |
3.4.1 指明预设的功能 | 第42-43页 |
3.4.2 凸显焦点的功能 | 第43-44页 |
3.4.3 主观评价功能 | 第44页 |
3.4.4 话语标记功能 | 第44-46页 |
第4章 “好像”的语法化及其动因与机制 | 第46-52页 |
4.1 语气副词“好像”的语法化分析 | 第46-49页 |
4.2 “好像”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 第49-51页 |
4.2.1 重新分析与句法位置的改变 | 第49-50页 |
4.2.2 隐喻机制与语义的虚化 | 第50页 |
4.2.3 主观化作用与主观性的增强 | 第50-51页 |
4.2.4 词汇的双音化趋势与使用频率的增加 | 第51页 |
4.3 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语气副词“好像”的教学设计 | 第52-58页 |
5.1 教学对象和目标 | 第52页 |
5.2 教学内容和方法 | 第52-53页 |
5.3 教学步骤 | 第53-57页 |
5.4 教学反思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