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引言 | 第12-16页 |
1.1.1 能源危机 | 第12-13页 |
1.1.2 环境污染 | 第13-15页 |
1.1.3 缓解能源危机和降低环境污染的方法 | 第15-16页 |
1.2 正丁醇的应用研究 | 第16-21页 |
1.2.1 正丁醇的制取 | 第16-17页 |
1.2.2 正丁醇的燃料特性 | 第17-18页 |
1.2.3 正丁醇应用于内燃机上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3 微粒研究 | 第21-23页 |
1.3.1 微粒的危害 | 第21-22页 |
1.3.2 微粒的分类 | 第22页 |
1.3.3 微粒的形成机理 | 第22-23页 |
1.3.4 降低直喷发动机微粒的方法 | 第23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23-26页 |
第2章 试验台架及试验方法 | 第26-34页 |
2.1 试验台架 | 第26-28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28-30页 |
2.3 电子控制系统 | 第30页 |
2.4 试验方案 | 第30-32页 |
2.5 喷射方式的命名 | 第32页 |
2.6 本章小节 | 第32-34页 |
第3章 汽油掺混正丁醇对直喷发动机燃烧及微粒排放的影响 | 第34-74页 |
3.1 燃烧特性 | 第34-37页 |
3.1.1 理论放热量分析 | 第34-35页 |
3.1.2 缸压分析 | 第35-37页 |
3.2 微粒数量及粒径分布 | 第37-58页 |
3.2.1 掺醇比在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对微粒数量的影响 | 第37-41页 |
3.2.2 掺醇比在不同点火提前角下对微粒数量的影响 | 第41-45页 |
3.2.3 掺醇比在不同转速下对微粒数量的影响 | 第45-48页 |
3.2.4 掺醇比在不同负荷下对微粒数量的影响 | 第48-52页 |
3.2.5 掺醇比在不同燃料喷射时刻下对微粒数量的影响 | 第52-55页 |
3.2.6 掺醇比在不同燃料喷射压力下对微粒数量的影响 | 第55-58页 |
3.3 微粒质量及粒径分布 | 第58-69页 |
3.3.1 掺醇比在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对微粒质量的影响 | 第58-60页 |
3.3.2 掺醇比在不同点火提前角下对微粒质量的影响 | 第60-62页 |
3.3.3 掺醇比在不同转速下对微粒质量的影响 | 第62-64页 |
3.3.4 掺醇比在不同负荷下对微粒质量的影响 | 第64-66页 |
3.3.5 掺醇比在不同燃料喷射时刻下对微粒质量的影响 | 第66-68页 |
3.3.6 掺醇比在不同燃料喷射压力下对微粒质量的影响 | 第68-69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69-74页 |
第4章 汽油与正丁醇采用双喷射对发动机燃烧及微粒排放的影响 | 第74-90页 |
4.1 燃烧特性 | 第74-78页 |
4.1.1 理论放热量分析 | 第74-76页 |
4.1.2 缸压曲线 | 第76-78页 |
4.2 微粒排放特性 | 第78-85页 |
4.2.1 燃料直喷比例和空燃比对发动机微粒数量及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78-83页 |
4.2.2 燃料直喷比例和空燃比对发动机微粒质量及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83-85页 |
4.3 三种喷射方式的燃烧特性和微粒排放特性比较 | 第85-88页 |
4.3.1 燃烧特性 | 第85-86页 |
4.3.2 微粒总数量浓度 | 第86-87页 |
4.3.3 微粒总质量浓度 | 第87-88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88-90页 |
第5章 全文工作总结及展望 | 第90-96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90-93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93-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4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