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语用综观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 一、网络流行语 | 第11-12页 |
| 二、语用综观论 | 第12-13页 |
| 三、网络语用学 | 第13-14页 |
| 第二节 网络流行语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一、文化角度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二、语言学角度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三、跨学科角度以及其他角度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第三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17页 |
| 一、为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增添新的研究视角 | 第17页 |
| 二、揭示网络流行语普遍存在的共性规律 | 第17页 |
| 第四节 本文的语料来源 | 第17-18页 |
| 第五节 本文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一、理论基础 | 第18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模因与顺应: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机制和特点 | 第19-26页 |
| 第一节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机制 | 第19-20页 |
| 第二节 网络流行语特点 | 第20-26页 |
| 一、网络流行语语言特点 | 第21-23页 |
| 二、网络流行语修辞特点 | 第23-26页 |
| 第三章 网络流行语分类语用综观 | 第26-42页 |
| 第一节 网络流行语“我爸是李刚”语用综观 | 第26-28页 |
| 第二节 网络流行词汇语用综观 | 第28-36页 |
| 一、网络流行语性别称呼语语用综观 | 第28-32页 |
| 二、网络成语语用综观 | 第32-36页 |
| 第三节 网络流行语体语用综观 | 第36-42页 |
| 一、“蓝精灵体”语用综观 | 第36-39页 |
| 二、“淘宝体”语用综观 | 第39-42页 |
| 第四章 网络流行语的历时分析和发展趋势预测 | 第42-49页 |
| 第一节 网络流行语的历时分析 | 第42-46页 |
| 一、网络流行语来源和主题对比分析 | 第43-45页 |
| 二、语言单位形式对比分析 | 第45-46页 |
| 第二节 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趋势预测 | 第46-49页 |
| 一、内容上更具文化特色和思想内涵 | 第46页 |
| 二、形式上更多样化 | 第46-47页 |
| 三、更加凸显时代烙印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主要观点和语用建议 | 第49-53页 |
| 第一节 主要观点与结论 | 第49页 |
| 第二节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 | 第49-50页 |
| 一、语料的选择 | 第49-50页 |
| 二、理论的运用 | 第50页 |
| 第三节 网络流行语使用语用建议 | 第50-53页 |
| 一、注意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场合 | 第51页 |
| 二、区分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对象 | 第51页 |
| 三、合理吸取网络流行语的有益成分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附录 各类网络流行语 | 第57-60页 |
| 附录A 网络性别称呼语 | 第57-58页 |
| 附录B 网络成语 | 第58-59页 |
| 附录C 网络流行语体 | 第59-60页 |
| 后记(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