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校师生关系疏离现象及其改善研究--以河南大学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导论第8-16页
    (一) 研究缘由第8-9页
        1. 高校近来频繁出现师生冲突事件第8页
        2. 大众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师生出现新问题第8页
        3. 本人的学术志趣所在第8-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1. 理论意义第9页
        2. 实践意义第9-10页
    (三) 文献综述第10-14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3. 对已有研究的思考第13-14页
    (四) 研究方法第14-16页
        1. 文献研究法第14页
        2. 问卷调查法第14-16页
一、 解读高校师生关系及其存在类型第16-26页
    (一) 核心概念界定第16-18页
        1. 师生关系第16-17页
        2. 师生关系疏离第17-18页
    (二) 高校师生关系的特殊性第18-19页
    (三) 高校师生关系的存在类型第19-26页
        1. 和谐型师生关系第19-22页
        2. 平淡型师生关系第22页
        3. 冷漠型师生关系第22-23页
        4. 冲突型师生关系第23-26页
二、 高校师生关系疏离现象的现状分析第26-38页
    (一) 高校师生关系疏离现象调查第26-34页
        1. 调查目的及对象第26-27页
        2. 调查内容第27页
        3. 调查结果统计第27-34页
    (二) 高校师生关系疏离的表现第34-38页
        1.师生交流不足,情感淡漠化第35页
        2. 师生地位失衡,交流被动化第35-36页
        3. 师生互信度低,交往功利化第36-37页
        4. 师生矛盾过激,冲突上升化第37-38页
三、 高校师生关系疏离现象的成因第38-44页
    (一) 高校扩招的影响第38-39页
        1. 师生比例失衡,阻碍师生交流第38-39页
        2. 扩建新校区,拉大师生空间距离第39页
    (二) 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第39-40页
    (三) 教师自身问题的影响第40-41页
    (四) 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第41-44页
四、 高校师生关系疏离现象的改善第44-52页
    (一) 学校方面第44-46页
        1. 拓宽师生交流渠道第44-45页
        2. 完善教师考评机制第45-46页
        3. 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第46页
    (二) 教师方面第46-49页
        1. 热爱本职工作,提高人格魅力第46-47页
        2. 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知识第47-48页
        3. 热爱学生,给予尊重与理解第48-49页
    (三) 学生方面第49-52页
        1. 换位思考,尊重教师第49-50页
        2. 端正态度,剔除功利第50-51页
        3. 自我成长,积极配合第51-52页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第58-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以江西5所高校为例
下一篇:节俭视域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