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团队异质性、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以科技型中小上市公司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0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二、结构框架图 | 第18页 |
第四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 | 第18-20页 |
一、研究难点 | 第18-19页 |
二、论文创新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0-30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 | 第20页 |
二、高管团队界定 | 第20-21页 |
三、高管团队异质性 | 第21-22页 |
四、动态能力 | 第22页 |
五、动态能力维度划分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23-30页 |
一、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研究 | 第23-26页 |
二、高管团队异质性与动态能力研究 | 第26页 |
三、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研究 | 第26-27页 |
四、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中介效应关系研究 | 第27-28页 |
五、文献述评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第30-41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30-34页 |
一、高层梯队理论 | 第30-31页 |
二、高层梯队修正理论 | 第31-32页 |
三、资源基础理论 | 第32-33页 |
四、动态能力理论 | 第33-34页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34-39页 |
一、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 | 第34-35页 |
二、高管团队异质性与动态能力 | 第35-37页 |
三、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 | 第37-38页 |
四、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 第38-39页 |
第三节 理论关系模型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 第41-46页 |
第一节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1-42页 |
一、数据来源 | 第41页 |
二、样本选取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变量设计与说明 | 第42-46页 |
一、自变量 | 第42-43页 |
二、因变量 | 第43页 |
三、中介变量 | 第43-44页 |
四、控制变量 | 第44-45页 |
五、构建模型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实证过程与数据分析 | 第46-69页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 第46-49页 |
第二节 相关性分析 | 第49-53页 |
第三节 回归分析 | 第53-65页 |
一、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回归分析 | 第53-55页 |
二、高管团队异质性与动态能力回归分析 | 第55-57页 |
三、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回归分析 | 第57-58页 |
四、动态能力中介作用分析 | 第58-65页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5-69页 |
一、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 | 第66-67页 |
二、高管团队异质性与动态能力 | 第67页 |
三、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 | 第67-68页 |
四、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9-74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69-71页 |
一、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 | 第69页 |
二、高管团队异质性与动态能力 | 第69-70页 |
三、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 | 第70页 |
四、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 第70-71页 |
第二节 管理启示 | 第71-72页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72-74页 |
一、研究不足 | 第72-73页 |
二、未来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